最近更新:2015年8月29日
原始刊出日:2015年8月15日
作者:獸醫Mark E. Peterson, DVM, Dip ACVIM
原文出處連結: http://feline-nutrition.org/nutrition/slimming-your-cat-what-works-what-doesnt
和人類一樣,美國的貓也有過胖的問題。而且很糟的是,過胖貓越來越多(註1、2)。很多獸醫和飼主都試過傳統的減肥方式,基本上是改吃高纖維、低脂肪的食品,但都對成果不甚滿意,因為沒有達到減肥目的。另一個處理且預防貓過胖的方式,則是把重點放在瞭解貓科動物的基本營養需求上面,以及餵食習慣(註1-7)。我們餵貓的過度加工食品和方式,完全不符合「理想的」貓科營養。
室內貓的食品通常是熱量高、碳水化合物高的乾飼料,而且是任食制,導致貓吃下太多不需要的多餘熱量。住在野外的戶外貓,必須保持身材精實,才能夠成功捕獲獵物。不愛動的室內貓,不需要保持精壯的身材,以進行打獵活動。他們隨時都可吃到嗜口性高的食品,完全不需花費任何力氣。任食的乾飼料以及體力活動降低,兩種因素加起來,貓變的過胖,相同的狀況也會發生在其他物種身上(註5-8)。
Obesity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iet
過胖以及食品中的營養組合
在面對貓過胖的進程,以及治療這個問題時,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要考量,就是碳水化合物在貓食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因為碳水化合物和肥胖有直接的關係,雖然過多的碳水化合物的確是轉成脂肪堆積在體內,同時也因為蛋白質分量所造成的影響。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越高,相對的蛋白質就越低,結果是貓吃下的蛋白質,低於身體所需。不要忘了進化使然,貓的身體是被設計來消化利用蛋白質和脂肪的(註3、4)。貓不需要碳水化合物。
因為新陳代謝所需,貓利用蛋白質以做為熱量來源。含有消化度普通,而且分量有限的蛋白質的商業寵物食品,會導致肌肉力量衰退,也就是肌少症(註6、7、9 – 11)。肌肉衰退會降低新陳代謝率,讓過胖這件事變得更糟。
傳統的減肥食品造成肌肉流失
傳統的減肥方式,包括餵貓吃限制熱量的食品,例如低脂肪、高碳水、高纖維的食品。這種食品也許可以達到減肥目的,但卻也同時傷害身體肌肉,尤其貓使用蛋白質為熱量來源,儘管食品中有其他熱量源。
所謂成功的減肥,是要在減去脂肪的同時,也維持住肌肉(註5-7)。別忘了肌肉是基本的新陳代謝驅動者。肌肉流失是復胖的主因,因為胃口沒有變小,飽足感也沒有達到。
Feeding High-Protein, Low-Carb Diet is Best
最好的選擇:高蛋白、低碳水食物
有一些最近的研究,評量用高蛋白質、低碳水食物(蛋白質45%或更高)幫貓減肥成效如何(註5-7、12、13)。在那些研究中,貓減去多餘的體重,但同時也維持住肌肉。重要的是,這些高蛋白、低碳的商業罐頭,不但幫貓減肥,而且還減低貓的飢餓感。因為和提高纖維的乾飼料比起來,罐頭或生肉餐比較可以提供飽足感。
乾飼料必須經過射出成型這道程序,也就是把材料做成餅乾狀態,所以在製造過程需要用到碳水化合物,因此要達成低碳水乾飼料是困難的。再者,很多高蛋白、低碳水的乾飼料,並不是低熱量食物,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餵太多。太多的熱量,包括太多蛋白質熱量,會讓體重增加,或讓減肥失敗(註6、7、14)。
就目前來說,能達到高蛋白、低碳水標準的食物,而且還能控制熱量,是罐頭和營養均衡的生肉餐。但切記,當你餵罐頭時,並不表示你餵的就是高蛋白、低碳水的食物 – 你一定要具備閱讀罐頭標籤的能力 – 再者,餵罐頭並不表示你餵的是品質好的蛋白質。
Stop Free-Choice Feeding
停止「吃到飽」的餵食方式
另一個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什麼食物,重點都是熱量。你不能讓你的室內貓隨時有食物可吃,即使你餵的是高蛋白、低碳水的食物,因為如果他們的身體習慣吃太多熱量,他們還是會變胖,或是維持在肥胖狀態。
把每天的食物量,分成數次給貓吃,以達到模擬貓在野外的生活方式 – 每天約獵捕十次小型獵物。少量多餐餵食還可以促進食物的熱量效力,提高代謝率和幫助減重。
譯註:食物的熱量效力指的是在攝取食物後,身體在進行消化、吸收、以及代謝時,需要用到的熱量。
計算減肥貓需要的熱量
預防或矯正肥胖的一個關鍵,是在熱量的攝取和消耗之間取得平衡。以室內貓而言,大多數因為生活型態的改變而運動量減少,所以熱量限制變得極為重要,才能達到預防或矯正肥胖。大部份的室內貓需要的每日熱量,不能高於靜態能量需求,簡稱RER。以一隻介於4.5到5公斤的貓來說,每天熱量需求約180到200大卡。
譯註:靜態能量需求=最小熱量需求
非常胖的貓需要攝取的熱量,約是他們每日最低熱量需求的百分之60到80(註5-7)。以一隻7.5公斤的貓想要減到5公斤為例,每天的熱量是120-130大卡,乾飼料比罐頭難以達到減肥效果,因為只要餵少量乾飼料,就能達到熱量需求。
重點是:設定一個熱量攝取量,確定你餵的是高蛋白食物,以保護肌肉,預防蛋白質不足造成的營養不良.每個月幫貓量體重, 隨著體重的減輕調整食物分量.
底限
熱量限制可以藉由低脂肪、高纖維的食品來達成,但那類食品大多沒有足夠的蛋白質以維持肌肉。肌肉流失不是健康的減肥方式,而且很可能復胖,也就是說,肌肉流失會提高迅速復胖的機率,減肥就失敗了。.
高蛋白、低碳水食物,才是理想的減肥貓食物;這種食物不但能幫助預防肌肉流失,而且限制攝取會造成肥胖的熱量。不過分量的控制,才是控制熱量攝取的最後關鍵。
餵高蛋白質、低碳水食物的同時,還能達到分量控制的目的,最好的選擇就是餵罐頭或是營養均衡的生肉餐。不願意吃罐頭或生肉的貓,只有少數高蛋白質、低脂肪、低碳水的乾飼料可以選擇,但這應該僅限於減肥過程中不得不的選擇。
本文作者獸醫Mark E. Peterson積極投入臨床研究已超過三十五年,是貓內分泌疾病研究和知識的權威。他是第一個記錄貓甲狀腺亢進的獸醫(1979),也是第一個用放射碘治療甲亢貓的獸醫(1980)。除了甲亢以外,Peterson 醫生也是第一個記錄貓的「新」疾病的醫生,包括肢端肥大症、副甲狀腺功能低下、胰島素瘤和愛迪生氏病。Peterson醫生是紐約市動物內分泌診所負責人,一間專科轉診醫院,只有收治內分泌疾病的貓和狗。
本文譯者謝凱特,譯有「你的貓」一書。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養貓三十年。大約2011年開始餵生食。目前有十隻貓,全都吃模擬獵物比例生食。興趣是讀英文小說和貓生食相關知識。

2009年6月還在吃乾乾的謝小慶(下)有驚人的垂肚,體重超過七公斤

2015年成功甩肉的謝小慶體重維持在六公斤左右,成為名符其實的花美男
每天開心的吃我做的可口生肉泥(含肉塊),完全沒有餓到的減肥成功
註:這篇文章在新浪部落格的原始刊出日是2015年12月25日
註:要看文章中的註請點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