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更新:2015年10月4日
原始出刊日:2015年6月20日
作者:獸醫琳.湯姆森(Lyn Thomson, BVSc DipHom)(BVSc= Bachelor of Veterinary Science獸醫學士,英國學制縮寫)
原文出處連結:http://feline-nutrition.org/nutrition/a-gut-reaction-to-cat-food
在寵物食品中,天然寵物食品是一個快速成長的類別。當無穀產品持續的長驅直入天然食品類別時,我們有必要仔細思考一下,「天然」和「無穀」在貓食中所代表的意義(註1)。
美國飼料管理協會(AAFCO)對「天然」所下的定義,以及最低要求是:使用天然的防腐劑的寵物食品。就這樣而已,沒有任何進一步的定義。然而,消費者對天然這兩個字的認知,不僅是沒有使用防腐劑而已,天然還表示要有完整的食材、肉、水果、蔬菜;天然表示要避開精緻的穀物和副產品;天然表示你餵的是符合貓的祖先和本能的營養哲學的食物(註2)。天然還表示不能含有不好的添加物,然而這一切都沒有納入AAFCO的定義中。
譯註:AAFCO is a giant piece of shit.
穀物指的是榖類植物。全球消耗最多的穀物之一是小麥,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人類食物。穀類植物含有阻礙營養吸收的抗養物(anti-nutrients),例如小麥麩和小麥凝集素(wheat lectin)。穀物已被證明會造成慢性發炎和自體免疫疾病,因為穀物會提高腸黏膜滲透力,引起造成發炎的免疫反應(註3)。
譯註:腸黏膜有滲透力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滲透力被提高,容易引起發炎的免疫反應。
在選擇正確的貓食時,「天然」和「無穀」是沒有意義的字眼。貓是絕對肉食動物,自然的食物是小型哺乳動物,例如老鼠、兔子、鳥、魚、爬蟲類和無脊椎動物。這些生物的主要營養組合成分是52%的蛋白質,46%的脂肪和2%的碳水化合物(註4)。碳水化合物只有2%,表示貓不需要來自穀物或澱粉的碳水化合物。這2%的碳水化合物是來自貓的獵物本身。獵物本身含有水分、脂肪、蛋白質、礦物質和極低比例的碳水化合物。
譯註:天然和無穀是花錢行銷營造出來的假像,跟處方寵物食品一樣,處方兩個字也是花錢行銷製造出來的假像,因為其中根本沒有處方藥物。
因此寵物食品公司以聰明的行銷策略,引起大家對天然和無榖的興趣。整體醫學的獸醫常常討論食物和腸胃道健康的關係。這些醫生體認到,食物的重點是要接近貓的祖先的食物,越接近越好,以達到最理想的腸道健康。寵物食品公司想要抓住信仰整體醫學的飼主,所以提出了「天然」和「無穀」的替代選擇,試圖接近貓祖先的食物。聽起來很不錯,但事實卻是 – 買家請仔細聽好,根據定義,天然食品可以含有任何食材,只要不含有非天然防腐劑即可。
譯註:整體醫學在進行治療時,注重的是生命整體,而不是只有疾病本身。
無穀食品用了其他不適當的碳水化合物取代穀物.看一下食材列表,有沒有:磨碎的糙米、燕麥片、乾燥的甜菜泥、紅扁豆、綠扁豆、藜麥、綠豆、南瓜、奶油南瓜、胡蘿蔔、蘋果、梨子?這些都是不適當的食材,而且對貓是有害的。
更加的了解腸道滲透力後,我們開始意識到飲食和微生物體(microbiome)的重要,以及這兩者在貓的健康上的相互影響。整體和綜合醫學的獸醫,經常使用的措詞是「腸漏症」(leaky gut)和「生態失調」(dysbiosis)。這些措詞尚未被傳統獸醫所接受或認知,但是歸功於一位義大利兒科醫生Dr. Alessio Fasano的努力,主流派人醫已經知道什麼叫腸漏症(註5)。在自體免疫疾病的發展上,Fasano醫生看到腸漏症的重要。動物實驗和近期的臨床證據,都支持這個新的思維方式,並提出基本論述,以創新的方式,用飲食來預防和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在腸道微生物體的重要性,生態失調的臨床質實意義,以及飲食對微生物體的影響等方面,已經有了突破的研究(註6)。
現階段的挑戰是,教育貓飼主選擇適合物種的食物給貓吃,用適當的產品去符合消費者需要,避免混淆和無意義的行銷措詞。更進一步的挑戰是,在一個持續的、有能力負擔的狀態下,提供符合貓需要的高蛋白質飲食需求。
本文作者Dr. Lyn Thomson畢業於英國的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目前在澳亞大學(Australasian College)研讀營養與環境醫學(Nutri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在符合物種的營養學方面,她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提倡者。她目前在紐西蘭的奧克蘭執業,同時也經營Raw Essential生食商店,目前已經有八個零售點,提供貓狗各式各樣的生食選擇。

本文譯者謝凱特,譯有「你的貓」一書。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養貓三十年。大約2011年開始餵生食。目前有十隻貓,全都吃模擬獵物比例生食。興趣是讀英文小說和貓生食相關知識。
譯註:
曾經我也被標榜「天然」和「無穀」的乾飼料所騙,企圖要在市面上琳瑯滿目的乾飼料品牌中,找到最棒的。很認真的買了很多很貴的天然無穀乾飼料給貓吃(你們犯的錯我都犯過)。但是自從看了獸醫Lisa Pierson發表在她的網站的文章後(總算從正確的角度切入),我開始進入對貓食邏輯似懂非懂的階段;然後我讀了Pierson推荐的Your Cat一書,有一種任督二脈快要被打通的感覺。現在我終於明白乾飼料是怎麼回事,原來我當初要在眾多乾飼料品牌中,找到最棒的一種,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試問你如何在一堆壞人中,挑出一個好人?他們明明就全都是壞人!騙我的錢事小,損害我的貓健康,是一件錢也買不回來的事。
為何乾飼料全都是壞人?拿標榜無穀的天然乾飼料來看,即使廠商真的用了好食材(?),但還是用了許多植物,以降低成本。貓是絕對肉食動物,不需要植物,充其量也不過是獵物胃中,未消化的植物而已。再者,無穀天然乾飼料中,來自植物的碳水化合物(=糖)還是很高,因為沒有加入糖,被烤乾的肉粉無法有足夠的黏性(澱粉),沒有足夠的黏性就無法成形為一粒粒的乾飼料。但貓是絕對肉食動物,不需要碳水化合物。糖吃多的結果就是得到糖尿病,大部份的糖貓都是長期以乾飼料為主食,一點都不令人感到意外。再者乾飼料的水分只有10%,這麼少的水分,就算乾飼料再怎麼高級,終究還是只有10%的水,遠遠不及貓天生獵物75%左右的含水量。一般乾飼料的蛋白質含量約30%,有些無穀乾飼料的蛋白質含量有40%,甚至更高。更多蛋白質,表示會製造更多消化蛋白質的廢棄物,需要更多的水分,幫助腎臟過濾排出蛋白質廢棄物。但是賣無穀乾飼料的廠商,只跟你說了前半段,就是貓是絕對肉食動物,身體可以處理高蛋白。他們沒有說的後半段是,吃下更多的蛋白質,表示需要喝更多的水。如果他們把後半段也告訴你們,他們要怎麼賣高蛋白的無穀乾飼料?
再好的乾飼料還是有很多植物食材、碳水化合物,以及10%的含水量。所以乾飼料當然全都是壞人。
註:這篇文章在新浪部落格的原始刊出日是2016年1月1日
註:要讀文章中的註請點原文連結。
[…] 「天然」vs「無穀」貓食 […]
讚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