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寵物食品食材標籤

最近更新:2016年1月23 日

原文刊出:2009年4月23日

作者:獸醫麗莎.皮爾森(Lisa A. Pierson),DVM(=Doctor of Veterinary Medicine)

原文出處連結: http://feline-nutrition.org/nutrition/reading-a-pet-food-ingredient-label

商業寵物食品目前的標籤系統,極度缺乏有用的資訊。罐頭上標示的「成分分析」數字,只是告訴你食品中水分、蛋白質、脂肪等大約數字。你可以知道其中大概含有些什麼,但是,理想上應該是要強制的、更精準的標示出「攝取」的養分量。我不認為短期內這個理想會實現。我們人類吃的食品包裝,也有類似的問題。

從食材成分列表,看不出每種食材含量到底是多少。在不知道每一種食材確切分量的狀況下,我們不知道就營養價值而言,這個食材造成的影響如何。假設我們在標籤上看到高碳水化合物食材,例如米,我們知道貓不應該吃碳水化合物,但是我們如何知道在這個商品中,到底米的含量是多少?是很多還是很少?這就是為何不能光看成分表,更重要的是同時也要看標籤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進入以下這個連結可以看到許多商業食品中這三種熱量的比例:http://feline-nutrition.org/attachments/CanFoodNew.html

譯註:連結中主要列出的是美國市售的貓罐頭熱量比。

關於上述問題有一個很好的例子,Wellness的罐頭。乍看之下這個食物可能並不適合肉食動物,因為含有好幾種帶有碳水化合物的水果和蔬菜。然而事實上這個罐頭的碳水極低(3-5%),表示其實當中含有的蔬菜和水果分量是很低的。

如果你餵的食物,沒有出現在上述連結的表格中,你可以和製造商連絡,要求提供蛋白質、脂肪和碳水的熱量分析。理想上,貓食的碳水不應該超過10%。

包裝上標示的「自然」、「頂級」或「獸醫推荐」等字眼,並非品質保證。千萬不要被這些公司所提出的荒謬訴求誤導,進而想要餵適合某種「特定品種血統」的食物。因為在考量什麼才是最佳食物時,一隻暹羅貓的需求,和波斯貓緬因貓,或街貓,並沒有什麼不同。

不同於大部分人的信仰,許多,也許不是全部, 在獸醫院販售的所謂「處方食品」,並不是針對肉食動物的最佳健康,所調製出來的配方。在這些處方食品中,很多含有玉米、小麥和黃豆,這些食材和貓的飲食邏輯,完全沾不上邊,而且這些食材的碳水含量通常很高。很多處方食品不但含有副產品,而且常常副產品是主要蛋白質來源。請注意並不是所有副產品的品質都不好。

值的注意的是,希爾斯一直使用令人極度質疑的防腐劑在許多產品中,例如BHA、BHT以及ethoxyquin。其他公司已經放棄使用這些化學物當做防腐劑,轉而選擇比較自然和安全的方式。不幸的是,許多獸醫在營養學這方面所受到的教育很貧乏。有太多的時候,獸醫的建議其實是來自於寵物食品公司,這些公司在調配產品時,並沒有把貓的健康列為第一考量。大多時候,主人付出很多的錢,買到的卻是食材品質很差的處方食品。

譯註:以下是此文對上述三種防腐劑的解釋.

BHA:中文全名是丁基羥基茴香醚,是一種抗氧化劑,用來保存脂肪和油,基本上是被用在食物中。

BHT:中文譯名為2,6-二第三丁基對甲酚,是一種抗氧化防腐劑,被使用來延緩含有脂肪或油的食物、藥品和其他產品腐壞的速度。

Ethoxyquin:中譯名為乙氧喹,一種以喹啉為基底的抗氧化物,用來當作食物防腐劑和農藥。乙氧喹被普遍使用於寵物食品中,以防止食品因為脂肪而腐壞。寵物食品中的乙氧喹,可能是造成許多健康問題的原因,已經引起極大關注。

譯者註:一間位於丹佛的 Ellipse Analytics實驗室,檢驗了四個品牌共125種寵物處方食品,這四個品牌分別是希爾斯(Hills)、皇家(Royal Canin)、布魯斯(Blue Bufffalo)和普瑞納(Purina Pro Plan)。檢驗結果顯示,40%的寵物處方食品含有殺蟲劑;此外還驗出嘉磷塞,那是一種爭議性的除草劑,農藥日日春(或譯年年春等)的成分。資料來源:https://wjla.com/features/7-on-your-side/prescription-pet-food-ingredients

這篇文章來源是一個叫做ABC7的媒體;我有在2019年六月把文章翻譯成中文(http://blog.sina.com.tw/fabulous/article.php?pbgid=3388&entryid=658090),但是我沒有把英文原文附上去;今天(2022/02/18)點原文連結進去,得到的畫面是403 Forbidden;我很後悔當年沒有複製原文&截圖。這不是第一次遇到這種狀況了。有錢的商業寵物食品公司,最明白金錢可以達成任何目的。

尋找以肉為第一食材的食物,最好不是內臟肉,例如肝(分泌腺體內臟)。所謂的肉應該是「雞肉」,或是「火雞肉」,而不是「雞肉副產品」或「雞肉副產品粉末」,或是「雞肉高湯」或「肝」。「雞肉肉粉」基本上是肉,但是粉末」(meal)這個字,表示是萃取(render)而來的(高溫長時間烹煮),而且品質比沒有經過重度加工的肉還要差。多數含有「粉末」的產品是乾飼料。副產品可能含有腳、內臟、羽毛、蛋殼等,養分低於肉。副產品也可以是很營養的內臟肉,問題是,我們永遠都無法知道,副產品中到底含有哪些東西。

譯註:以下是本文對 render 的解釋:

提煉/萃取:一種把廢棄的動物組織,變成脂肪產品和蛋白質粉末的處理方式,例如肉粉或骨粉。這些廢棄的動物組織包括脂肪骨頭內臟,以及被屠宰場淘汰的動物殘骸過期的肉餐廳廢油。

穀物也不應該出現,但很不幸的是穀物很便宜,所以大部分商業貓食都含有穀物。想像一下「獲利率」,穀物比肉便宜。如果含有穀物,分量應該要壓到最低,碳水化合物才不會變成重要成分。理想作法是根本不要餵含有穀物的食物。玉米、 小麥和大豆,被視為常見的過敏原(酵母也是),這些穀物的碳水化合物成分,讓許多貓的血糖迅速升高。大豆含有植物性雌激素,對甲狀腺有負面影響。從甲狀腺機能亢進普遍出現在家貓來看,貓食根本不應該有黃豆。很不幸的是,黃豆是商業寵物食品公司普遍使用的一種食材。

譯註:台灣有兩家本土寵物食品公司,即統一和福壽,很巧的是他們都有製造沙拉油。沙拉油是抽取大豆的油脂製造而成(黃色的大豆叫黃豆,黑色叫黑豆)。 讓我不禁懷疑,他們是不是把抽取掉油脂後剩下的豆渣,拿來做乾飼料。

本文獸醫作者莉莎.皮爾森(Lisa Pierson)1984年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獸醫學院(UC Davis School of Veterinary Medicine)(譯註:美國是學士後獸醫學院)。2002年她的貓Robbie出現腸道問題,促使她開始關注貓科營養,進而熱衷於研究貓科營養,以及不恰當的食物所造成的疾病。目前她的執業僅限於線上諮詢,針對如慢性腎衰竭、糖尿病、泌尿道問題、結腸炎,以及過度肥胖等問題-全部都和不健康的飲食有強烈關聯。這篇文章首次出現於她的網站CatInfo.org,本站(Feline Nutrion)得到她的同意後轉登於此。

本文譯者謝凱特,譯有「你的貓」一書。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養貓三十年。大約2011年開始餵生食。目前有十隻貓,全都吃模擬獵物比例生食。興趣是讀英文小說和貓生食相關知識。

PS:這篇文章在我的新浪部落格的原始刊出日是2016年4月1日。

PS:想讀文章中的註,請點原文連結。 譯者補充:這篇文章的作者獸醫皮爾森是美國人,提供的是美國罐頭的資料。我覺得,不管是歐美還是台灣自產罐頭,只有拿出具有公信力的檢驗報告,我才會相信罐頭內容如產品包裝所示。據我所知,歐美罐目前沒有看過任何檢驗報告,倒是台灣已經有廠商提出。不要迷信白人國的產品會比較好,重點應該放在眼睛可以看到的證據,例如檢驗報告。但最後還是要老掉牙的再說一次,自己做的符合模擬獵物比例原則的生肉最好。我可以看到我做的生肉的原始品質,你可以看到你買的那個罐頭的肉原始品質嗎?你當然可以選擇信任陌生的商人。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