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點:
人類和許多動物一樣,可以把蔬菜的脂肪酸ALA轉換成EPA和 DHA,因此人類可以把ALA當作脂肪酸來源。但是貓無法做這種轉換。貓需要的是不需經過轉換過程的脂肪酸。因此在貓食中加入任何植物來源的脂肪酸,無法達到補充脂肪酸的目的。
最近更新:2016年1月2日
原始刊出日:2015年3月21日
作者:Margaret Gates (Feline Nutrition網站創辦人)
原文出處連結:http://feline-nutrition.org/answers/answers-flaxseed-oil-for-kitty
問:
我知道貓需要 omega3脂肪酸,和人類一樣。我自己會吃亞麻籽油,因為油中含有脂肪酸。我可以餵貓吃亞麻籽油嗎?
答:
是可以餵貓吃亞麻籽油,但其實不是一個理想作法。脂肪酸是最常見的貓狗營養補充品之一。Omega3脂肪酸可以舒緩發炎,omega6脂肪酸則是會促使發炎(註1)。此外還有omega 7和 omega9脂肪酸,但並不被認為是必須脂肪酸,至少對人類而言是如此。
魚含有大量脂肪酸,許多植物也含有豐富的脂肪酸,例如亞麻籽和黃豆。有些堅果和綠色蔬菜也含有omega脂肪酸,例如核桃、小捲心菜、羽衣甘藍、波菜和可以當做生菜沙拉的綠色蔬菜。但是對貓而言,這些植物的脂肪酸形式是極為不同的。
魚油含有兩種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簡稱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簡稱DHA)。蔬菜則含有另一種脂肪酸,α-亞麻酸(簡稱ALA)。人類和許多其他動物,可以把ALA轉換成EPA和DHA,因此人類可以把ALA當作脂肪酸來源。但貓無法做這種轉換。貓需要的是不需經過轉換過程的脂肪酸。因此在貓食中加入任何植物來源的脂肪酸,無法達到補充脂肪酸的目的。
進化使然貓需要的是動物脂肪,包括不需轉換的omega3和 omega6脂肪酸。貓的獵物本身已經幫貓把ALA轉換成EPA和DHA,所以貓失去這個轉換的能力和需要。這也就是為什麼來自植物的脂肪酸並不適合貓;餵植物脂肪酸等於跳過獵物提供的轉換功能這個中間步驟。
魚油是典型的omega脂肪酸良好來源,但是其他動物脂肪也含有omega脂肪酸,雖然含量比較低。家禽、蛋、豬肉、牛肉和其他肉類含有omega脂肪酸,所以魚並不是絕對必需的貓食物。但是魚和魚油是最好的omega脂肪酸來源,因為和omega 6比起來,魚和魚油的omega3脂肪酸是很高的。
我們拿來餵貓的肉,大多是人工飼養的經濟動物,有比較高的omega6,所以補充omega3很重要,因為可以把omega6和omega3拉到比較理想的比例。如果以1:1來表達比例,第一個1是omega6,第二個1是omega3。在貓食中,這兩者的理想比例,應該是介於6:1到2:1之間,這是以野生動物為基礎的比例(註3)。人工飼養的經濟動物吃的食物和和野生動物極為不同,因此含有的omega 6和omega3比例也極為不同,人工飼養動物的omega6高出野生動物許多。而魚油中的omega6和omega3的比例大約是1:8。
也可以直接餵貓吃帶有脂肪的魚。一週最多三次,可以餵鮭魚、沙丁魚(四破魚)、鯖魚或鯷魚。如果是餵罐頭魚,要選水煮包裝的。也可以餵貓吃omega3雞蛋補充omega3,餵草地飼養的家禽或草飼牛也可以。Omega3雞蛋指的是提高母雞食物中omega3含量,使產下的雞蛋的omega3含量接近野生鳥類的蛋。草地飼養的草飼動物吃的食物比較自然,所以和穀物飼養的動物相比,前者有比較理想的比例。穀物飼養的牛omega6和omega3比例大約是18:1,而草飼牛則是3:1(註4)。類似的比例也出現在傳統和草地飼養的家禽和其他肉類上(註5)。
自製貓食時,可以在生肉中補充魚油,如果是買沒有營養補充品的生肉餐,也可以自行添加補充魚油。或者是剪開膠囊,把魚油直接淋在食物上。常見拿來餵貓的魚油之一是鮭魚油。小型魚油,來自於沙丁魚、鯡魚、鯷魚和鯖魚,也是好選擇,尤其是如果你的貓不喜歡鮭魚油味道時。小型魚位於食物鏈底層,通常比較環保。
本文作者表單的底部
Margaret Gates 是 the Feline Nutrition Foundation貓科營養網站的創辦人。
本文譯者謝凱特,譯有「你的貓」一書。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養貓三十年。大約2011年開始餵生食,興趣是讀英文小說和貓生食相關知識。
PS:這篇文章在新浪部落格的原始刊出日大約是2016年5月
註1. PC Calder, “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Inflammation, and Inflammatory Diseases,"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3, no. 6, June 2006, 1505-1519.
註2. H Gerster, “Can Adults Adequately Convert Alpha-linolenic Acid (18:3n-3) to Eicosapentaenoic Acid (20:5n-3)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22:6n-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itamin and Nutrition Research 68, no. 3, 1998, 159-173.
註3. Steve Brown, “Care to Compare? Wild vs. Domesticated Prey."
註4. Ponnampalam EN1, Mann NJ, Sinclair AJ.EN Ponnampalam, NJ Mann and SJ Sinclair, “Effect of Feeding Systems on Omega-3 Fatty Acids,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and Trans Fatty Acids in Australian Beef Cuts,"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5, no. 1, 2006, 21-29.
註5. “Nutritional Benefits of Higher Welfare Animal Products," Compassion in World Farming Report, July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