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吃魚的貓

最近更新:2016年1月16日

原始刊出日:2014年7月26日

作者:獸醫 Lyn Thomson, BVSc DipHom(BVSc= Bachelor of Veterinary Science獸醫學士,英國學制縮寫)

原文出處連結:http://feline-nutrition.org/answers/answers-kitty-that-only-wants-fish

問:

我的貓只願意吃魚!我可以只餵她以魚為主的食物嗎?還是我應該限制她吃魚呢?

答:

魚含有抗硫胺素,那是一種會破壞硫胺素的酵素。硫胺素即維他命B1。硫胺素攝取不足會造成嚴重的神經症狀,而且可能致命。貓對維他命B有很高的需求-長期從食物中攝取才能預防不足。吃天然食物的貓,維他命B攝取不足的狀況很少見,因為動物組織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一隻每餐都只吃魚的貓,要很久以後才會出現維他命B攝取不足的症狀。我建議貓一週最多吃三次魚。餵生肉餐時,肉類變化是關鍵之所在。我鼓勵任何食物一週都不要餵超過三次。

如果主人餵的肉,是以硫磺為基底的食物防腐劑的肉,包括魚和帶殼的魚,那可要小心。因為這種食物防腐劑會阻礙硫胺素的吸收。這種防腐劑可以維持肉的顏色,所以即使經過很長的時間,這些肉在冰箱裏看起來顏色依然鮮美。食物防腐劑也可能引發貓氣喘(註1)。寵物食品,例如商業新鮮的「寵物餐」、「寵物絞肉」,或是加工製造的「寵物肉條」,都可能含有亞硫酸鹽防腐劑,所以購買前要仔細閱讀商品上的標籤。狗和貓吃下含有亞硫酸鹽防腐劑的食物,有可能會出現硫胺素攝取不足的症狀(註2)。

帶有脂肪的魚的脂肪酸,對貓狗身體都很好,尤其是那些有慢性發炎問題的貓狗,一週可以吃二到三次有脂肪的魚。罐裝鮪魚不是脂肪酸的最佳來源。裝在水中的罐裝沙丁魚是一個比較好的脂肪酸來源。和食物鏈頂端的魚比較起來,例如鮪魚,沙丁魚比較沒有重金屬污染的危險。

如果你餵的是剛釣到的魚,那麼要把魚在攝氏零下二十度,冷凍至少七天殺死寄生蟲。家用冷凍庫,溫度通常介於攝氏零下十七到十二度之間,所以可能不夠冷。商業捕獲的魚在運送過程中,都是冷凍保存在足以殺死寄生蟲的低溫中。

本文作者Dr. Lyn Thomson畢業於英國的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目前在澳亞大學(Australasian College)研讀營養與環境醫學(Nutri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在符合物種的營養學方面,她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提倡者。她目前在紐西蘭的奧克蘭執業,同時也經營Raw Essential生食商店,目前已經有八個零售點,提供貓狗各式各樣的生食選擇。

本文譯者謝凱特,譯有「你的貓」一書。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養貓三十年。大約2011年開始餵生食。興趣是讀英文小說和貓生食相關知識。

PS:這篇文章在新浪部落格的原始刊出日大約是2016年6月

註1. BJ Freedman, “Sulphur Dioxide in Foods and Beverages: Its Use as a Preservative and its Effect on Asthma,"British Journal of Diseases of the Chest 74, no. 2, April 1980, 128-34.

註2. R Malik and D Sibraa, “Thiamine Deficiency Due to Sulphur Dioxide Preservative in ‘Pet Meat’ – a Case of Déjà Vu," Australian Veterinary Journal 83, no. 7, July 2005, 408-11.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