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謝凱特
幾年前就有聽過自製貓生食食譜營養不均衡的說法。對於這個說法我一直感到很困惑。因為食譜的食材有無限多的搭配變化,每一種肉的養分都不盡相同,每換一種搭配養分當然也會不一樣。既然如此,營養不均衡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以貓科營養的帶骨食譜為例,食材如下:
一公斤帶骨家禽
一公斤又二百克去骨肉
二百公克心
兩百公克肝
我每兩週做一次肉泥,今天我用了以下的搭配:
一公斤帶骨全雞
一公斤又200克去骨去皮鴨肉(因為鴨很肥)
二百公克雞心
兩百公克鴨肝
兩週後我換成以下的搭配
一公斤帶骨火雞
一公斤又200克去骨雞肉
二百公克火雞心
兩百公克火雞肝
又兩週後我換成以下搭配:
一公斤帶骨鵪鶉
一公斤又200克去骨鴕鳥肉
二百公克鴕鳥心
兩百公克鴕鳥肝
我可以做出數不清的食材組合變化,以上只是舉一些例子。每做一次變化,養分就會有所不同。那麼請問,自製生食營養不均衡到底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我想這個數學題即使請愛因斯坦來幫忙,也算不出來吧?!
所謂的營養均衡參照的數字是什麼單位制定的?不外乎是AAFCO(美國飼料協會)或是NRC(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
NRC制定了所謂貓狗的各類營養素建議量,但卻要花錢購買才能獲得,好有趣。人類的養分建議攝取量也是要花錢才能買到嗎?我始終對NRC的做法感到不解。
AAFCO的標準在熱量方面是就成貓而言,只要是蛋白質有到達26%,脂肪有到達9%,就合乎標準。貓的天生獵物老鼠的蛋白質含量是55%,脂肪是38%,AAFCO的熱量標準離貓天生的獵物如此遙遠,那麼他們訂出來的種種很有學問的微量原素你確定有接近貓的天生獵物嗎?而如果不是以貓天生獵物的養分為基準來制定所謂的建議量,那要以什麼為基準來制定呢?
我用模擬獵物的比例做出來的生食不符合貓的營養需求,不是用模擬獵物的比例做出來的乾飼料罐頭卻符合貓的營養需求,真是荒天下之大謬,你一定是在跟我開玩笑吧?!
PS
貓的天生獵物身體含有80%-83%的肉,7%-10%的骨頭以及5%的肝臟和5%其他分泌腺體內臟,加上提供三種以上不同的蛋白質,才是營養均衡的貓生肉餐。不要聽到生肉泥就覺得好棒棒去買來吃,那種一台斤30元的生肉泥大多是骨頭,根本不是模擬獵物的比例搭配。我看到有人在賣這種肉泥,氣到要捏爆橘子。看到有人買來餵貓,氣到要打爆西瓜。我認真的翻譯/寫了這麼多文章,為什麼到後來卻是養出只想賺錢不管貓狗健康以及觀念錯誤的人????????
本文作者謝凱特,譯有「你的貓」一書。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養貓三十年。大約2011年開始餵生食。興趣是讀英文小說和貓生食相關知識。
這篇文章在新浪部落格的原始刊出日是2017 六月。

謝靜靜祝大家禮拜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