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貓生食有補充營養品

作者:謝凱特

在生食貓常用的三份貓生食食譜中,即貓科營養、皮爾森和Anne食譜,都有用到營養品,包括魚油、牛磺酸、維他命B和維他命E。

魚油

為什麼要補充這些營養品?補充不同的營養品當然有不同的目的,以魚油為例,補充魚油是為了要補充omega3脂肪酸。為什麼?因為人工飼養的動物的omega6和omega3脂肪酸比例,和野生動物的比例差距很大。人工飼養的動物omega6高出omega3很多,補充omega3脂肪酸(魚油)是為了讓這兩種脂肪酸盡可能的貼近野生動物的比例。高omega 6 + 低 omega 3可能會造成身體不健康,而且Omega 3脂肪酸可以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血壓,、稀釋血液以促進心臟健康。

從以下的表格可以看出雞和野生動物的omega6和omega3脂肪酸的差距。

表三
比較雞不同部位和野生動物的Omega 6:3(比例)
 總脂肪Omega 6:omega 3
野生動物5.7%2:1到 6:1
雞胸, 去皮和脂肪1.2%6:1
雞胸, 帶皮和脂肪9.3%25:1
雞腿, 去皮和脂肪3.8%9:1
雞腿, 帶皮12.1%22:1
清雞排, 去皮和脂肪3.9%10:1
清雞排, 帶皮15.3%25:1
脂肪99%40:1
資料來源: USDA資料庫, Dierenfeld 博士的研究, 以及其他許多小型研究

資料來源:

比較:野生vs人工飼養動物 – 非比樂事 (fabulou.net)

野生動物的omega6:omega3脂肪酸的比例是介於2:1到6:1之間。從以上的表格可以看到帶皮帶脂肪的雞胸omega6和omega3的脂肪酸6:1其實有落在野生動物的比例之間,但是去了皮和脂肪後,比例反而變成25:1,因為雞胸脂肪本來就少,去掉皮後更少;而雞腿則是相反,帶皮比例是22:1,去皮是9:1,因為雞腿比較肥。

在自製貓生食時,我們會用到不同的肉類和不同的部位,不可能算出來到底omega6和omega3的脂肪酸有沒有落在野生動物的比例上,所以需要補充含有omega3的魚油。以貓科營養的食譜使用兩公斤的肉為例,這次做時用了一公斤的雞肉+一公斤的鴨肉;下次做時用了一公斤的火雞肉+半公斤的鴕鳥肉+半公斤的鴨肉;再下次做時用半公斤的鴨+半公斤的雞+半公斤的鵝+半公斤的鴕鳥;變化的例子是舉不完的,但是不管如何變化,自製生食者大多買的都是人工飼養的肉,omega6的比例偏高,如果你是自己去打獵餵貓吃當然就另當別論。至於不同食譜補充魚油的分量有所不同,也只能說是不同的食譜作者的主觀建議,老話一句,每個人做生肉時會用到不同的肉類和部位,算不出精準的比例,所以只能做到酌量補充。

至於補充的量是多少?獸醫Lisa Pierson曾在一篇訪談中提到,一隻貓每天吃的EPA+DHA的安全用量是600mg;超出安全用量會有溶血的風險;如果一顆是300mg,那一天可以吃兩顆。魚油根據製程的不同,有三種形式:TG,EE和rTG。在這三種形式中,TG的製程最少,價格最低,EPA+DHA濃度最低,一顆大約是300mg的左右,最適合貓生食補充。很多魚油都沒有在包裝上標明形式,基本上只要一顆1000mg的魚油,EPA+DHA的含量落在300mg之間,應該都是屬於TG形式。

牛磺酸

補充牛磺酸的目的其實只是買個額外的保險,因為肉含有牛磺酸,只是含量不一。有人說牛磺酸冷凍會流失,有人則說不會,我也不知道到底要聽誰的。但是我們都知道牛磺酸是水溶性的,吃下超過身體需要的部份時會隨著尿液排出,所以酌量補充買個保險,而且牛磺酸並不貴。

但是(對,永遠有但是),有一本書(Food Pets Die For)寫說美國大部份的人工合成牛磺酸是來自中國大陸。自從2007年美國寵物食品爆發污染事件之後,關心寵物食品安全的美加人士,對中國製造的營養品品質極不信任,因為2007的事件起源於中國的寵物食材供應商,在小麥蛋白粉和大米蛋白粉中摻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以提高蛋白質含量。換句話說用化學物來冒充真正的蛋白質。2007的年事件影響很大,光是加拿大一家寵物食品代工廠(Menu Food),受到污染而回收的貓狗寵物食品就超過九十個品牌,這個事件對寵物健康造成驚人的傷害,重創了 Menu Food 形象。三年後的2010年,另一家美國食品製造商 Simmons Food 買下 Menu Food 繼續製造寵物食品。

雖然我都是在美國的營養品網站 iHerb購買牛磺酸,但是包裝上都沒有寫產地,你們買的牛磺酸有寫產地嗎?基本上不是產品包裝都要標示產地嗎?因此讀了那本書之後,我開始偏好讓貓直接吃下牛磺酸含量豐富的心臟,所以我比較喜歡有用到心臟的食譜,基本上深色的肉牛磺酸含量高於淺色肉。(我喜歡本土肉,請支持本土肉,尤其是認真的小農。)

牛磺酸含量不足會造成一些健康問題,例如心臟問題和視網膜退化,但吃太多會從尿液排出來。Anne的食譜使用到的食材和貓科營養一模一樣,但是Anne並沒有額外補充2000mg的牛磺酸,加上前述的人工合成牛磺酸品質的疑慮,我有在認真考慮把目前的牛磺酸用完就不再買了。

延伸閱讀:

牛磺酸對貓之必要 – 非比樂事 (fabulou.net)

生肉和內臟的牛磺酸含量表 – 非比樂事 (fabulou.net)

維他命B

維他命B的補充我看到兩種不同的說法,第一個說法如下:

「動物和植物都含有維他命B。例如肉是很好的B3和B5來源。而肝則含有豐富的B2、B5、B7、B9和B12。一份生肉餐中,只要加入百分之四的肝,就可以適量的獲得這五種維他命B。只有硫胺素(B1)難以從自然的食物中獲得充足的分量,而且也是最「敏感」的維他命B之一,很容易因為烹煮/加熱,或是因中性、鹼性或氧化流失。營養酵母是最豐富的硫胺素來源。硫胺素不足會造成神經症狀、心跳不正常以及腸胃道症狀。

除非我們要在自製食譜中加入至少百分之二的營養酵母,否則我們需要加入其他的硫胺素來源以預防不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用綜合維他命B。」

這個說法出自於Marta Kasper,她具有化學碩士學位,是Alnutrin預拌粉的創辦人。從她的文字看來最需要補充的是B1,因為難以從自然的食物中獲得充足的分量,但是有一個獸醫Eliza Katz卻有不同的看法,她在一篇文章中舉出食物中的維他命B1含量,認為吃生肉餐的貓應該都可以獲得足夠的B1,表格如下:

不同食物的維他命B1含量
食物維他命B1 mg /每一盎司(28公克)
雞肝, 生0.086
雞心, 生0.043
雞, 深色肉, 生0.022
雞, 淺色肉, 生0.019
火雞肝, 生0.058
火雞, 深色肉, 生0.018
豬里肌, 生0.280
豬肝, 生0.080
牛心, 生0.067
牛肝, 生0.053
蛋黃, 生0.050
鮭魚, 野生, 生0.064
粉紅鮭, 生0.023
紅鮭, 生0.051
粉紅鮭, 罐頭0.008
大西洋鱈魚0.022
大西洋鯖魚0.050
兔子, 生0.028
鴨子, 生0.102
鴨肝, 生0.159
鵪鶉, 肉, 生0.020
資料來源美國農業部資料庫(USDA)

Marta Kasper的資料來自她寫的「如何選擇維他命B」一文,連結:

如何選擇綜合維他命B(2019/08/23 更新) – 非比樂事 (fabulou.net)

Eliza Katz的資料來自她寫的「生肉中的硫氨素(維他命B1)」一文,連結:

生肉餐中的硫胺素(=維他命B1) – 非比樂事 (fabulou.net)

B1攝取不足會出現神經症狀,所以我都有補充含有B1的維他命B群。

維他命E

維他命E的功用根據我找的資料是抗氧化,延緩老化,看起來只是單純的保養品。E主要存在植物中,貓不吃植物,為什麼要補充?因為貓的獵物,例如老鼠等,主要都是草食動物,體內有抗氧化物,貓吃下獵物,當然也一起吃下獵物體內的抗氧化物,所以補充E。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或是加拿大獸醫協會所制定的準則,每隻成貓每天攝取的維他命E的建議用量是1到3個IU。

貓科營養食譜的維他命E用量是200IU,一份食譜的總重量是2920公克,平均每公克補充的E是0.0685IU,如果你的貓一天食量是150公克,吃下去的E是8.2IU,比建議用量1到3個IU高。皮爾森和Anne的食譜用的E更多。如果你不希望E的分量高出建議用量太多,那就自己根據貓的食量調整E的用量。

如果你有多貓,但每隻貓的食量不一樣,要算出確切補充的E量很困難,那也不要太糾結,照貓科食譜補充的量給就好,因為雖然我有看到E過量對身體有害,但應該是過量非常多才會造成傷害,如果我有說錯煩請指正。想要知道更多E的文章,可以讀一下Marta Kasper寫的「維他命E要買液狀還是粉末狀呢?」一文,連結:維他命E要買液狀還是粉末狀 – 非比樂事 (fabulou.net)

不同的生肉餵食法

模擬獵物比例餵全生肉基本上有兩種不同的餵法,一種是把肉絞成泥;另一種是直接餵帶骨的肉塊,。我兩種方法都有餵,不同的餵法當然是各有利弊。以我加入的臉書貓狗生肉社團為例,有一個社團叫做 Raw Food Diet for Dogs and Cats (Prey Model Raw).直譯成中文是「貓狗生食」(模擬獵物餵食法)。這個社團有一個很棒的餵貓狗帶骨生肉的檔案,我在獲得他們管理員的同意之後,把檔案翻譯成中文放在我自己的臉書自製貓食討論區,因為他們是一個不公開的社團,所以我就沒有把檔案放在我的部落格,以示尊重,有興趣的養貓人加入我的討論區就可以看到。

我有三隻餵帶骨生肉的貓,就是參照這個檔案餵食。吃帶骨肉真的很棒,貓牙齒又白又乾淨,都不用刷牙,而且貓啃獵物的心理需要獲得滿足,比較不會去啃家具搞破壞之類的,行為問題減少很多。這個社團雖然名稱是貓狗生食,但發問的大多是狗主人。有一次一個貓主人不知道問了什麼問題,我很雞婆的去回答,並提供貓科食譜的自製生食文章連結,結果管理員留言說他們並不鼓勵吃絞過的生肉,他們的社團只能討論帶骨肉塊之類的。可是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有一隻貓(謝小慶)牙齒掉到只剩下兩顆吧,根本沒有辦法啃骨頭。另一隻貓謝來發已經轉生食快要六年了,到現在都還不願意啃肉塊,每次肉泥中有肉塊都挑出來不吃,即使是很小的肉塊,所以我還是得認命的絞肉泥。

另一個生肉社團就是只有針對貓的,社團名稱是Cats Completely Raw And Proud (Cat CRAP),中文直譯團名是「驕傲貓全生肉」。這個社團的管理員是英國人,基本上也不認同餵絞過的肉泥,而且她覺得肉泥絞過後營養雖然有流失,但是很少,不到需要額外補充營養品的地步。所以關於營養品的補充我們又聽到兩種不同的意見,貓科食譜認為絞肉造成養分流失,所以要補充。驕傲貓全生肉社團則認為絞肉造成的養分流失很少,不需要補充營養品,只要補充魚油即可。

「貓狗生食」(模擬獵物餵食法)這個社團提倡的餵法是80+10+10,即80%的去骨肉+10%的骨頭+10%的肝;但是「驕傲貓全生肉」提倡的餵法是80+10+5+5,即80%的去骨肉+10%的骨頭+5%的肝臟+5%其他內臟(肺、脾臟、腦、睪丸等)。這兩個生肉社團也有餵雞蛋,而且都是餵全生的雞蛋。即使同樣都是餵生肉,但大原則都是要遵循模擬獵物比例。

生食的訊息看來看去大家都各有不同的看法,不管你想要選取或認同哪一個看法,在做出決定之前要先好好的瞭解一下生食。在這個廠商花錢請專家寫出違背事實的文章的時代,我們還能相信什麼?大方向是選擇讀取非營利單位所提供的意見。貓科營養有接受捐款以運作網站,如此而已,而我剛才提的臉書那兩個生肉社團則是完全沒有商業行為,純粹是愛貓愛狗的人雞婆的在教大家如何餵生食。

本文作者謝凱特,譯有「你的貓」一書。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養貓三十年。大約2011年開始餵生食。興趣是讀英文小說和貓生食相關知識。

這篇文章在新浪部落格的原始刊出日是2017年八月。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