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做生肉餐一點也不難,每個人都會。一旦你開始自己動手做,就會發現生肉餐一點也不複雜。自己做之後你會知道市售生肉餐是怎麼做的,因為過程差不多。把神秘的製造過程從貓食中移除很重要。你的貓不僅吃下符合營養需求的食物而獲利,你也是,因為你從此不用再擔心那神秘不可知的製造過程。
(2019/08/17更新)
上次更新: 2015年6月27日
原始出刊日:2015年1月11日
作者: Margaret Gates (Feline Nutrition 網站創辦人)
在家做生肉餐一點也不難,每個人都會。一旦你開始自己動手做,就會發現生肉餐一點也不複雜。自己做之後你會知道市售生肉餐是怎麼做的,因為過程差不多。把神秘的製造過程從貓食中移除很重要。你的貓不僅吃下符合營養需求的食物而獲利,你也是,因為你從此不用再擔心那神秘不可知的製造過程。
自製生肉餐裏面有些什麼東西?最重要的是裏面不僅是只有肉而已。食譜包含了肉、內臟、骨頭、脂肪、蛋黃、水和營養品。所有的食材都是必須的,以達到均衡飲食。食譜設計是以模仿貓在野外會捕捉的獵物為出發點。請注意,食譜中沒有任何食材含有碳水化合物,因為那不是肉食動物所需要的。
自製貓食可以完全掌控貓吃了什麼,可以自己選擇肉類和營養品。不同於多數人的想法,自製貓食其實比買罐頭便宜。這份加了營養品的食譜,可以做為貓的食物基底。為了讓營養更均衡,我們建議你變化肉類,並且在肉泥中加入去骨和帶骨肉塊,以促進口腔保健和心理健全。
自製的量以貓可以吃2到4週為主,看個人的冷凍庫大小以及貓口而定。做過幾次後就會知道有多容易。你可以很輕鬆的在一個半小時搞定6公斤食物,包含事後清洗。以下是你開始動手前需要準備的工具、肉和營養品,接下來才是食譜、變化版食譜、平均成本以及一些小秘訣。
請注意生肉餐對貓的健康有很多好處,即使是生病的貓。但是如果你的貓生病了,在改餵生肉餐之前,你應該先請教獸醫。這份食譜不適合有慢性腎衰竭或其他病的貓。
譯註:因為喝太少水而泌尿道結晶或發炎的貓,可以吃健康貓食譜。先改吃使用蛋殼鈣的無骨食譜,結晶發炎現象解除,正常小便後再改有骨。但是要注意含骨量,吃太多骨頭也會造成泌尿道結晶和發炎。大便顏色偏白,表示含骨量太高。但是,大便狀態正常,也有可能含骨量太高。最好抓出適合個貓的含骨量,例如你做了三批帶骨食譜,含骨量分別是10%、9%、8%,貓吃了後大便都正常,那餵8%就好。我個人的經驗是7%或6%比較合適。成長發育中的貓吃很多,骨量可以用10%,如果大便偏軟,甚至可以再拉高一點。但是當貓食量降到一般成貓的食量後,就可以開始把骨量調低。用我上述建議的方式,抓出最適合你的貓的含骨量。
器具
絞肉機:你需要一台可以絞碎骨頭的絞肉機.低階絞肉機通常無法絞骨頭,所以選一台在你預算內而且可以絞骨頭的機器。機器馬力決定可以絞碎的骨頭粗細。馬力大的機器可以絞比較粗的骨頭。再者,越有力的機器絞起肉來也越快。如果你做的量很大,絞肉時間會有很大的差別。高階的機器很重。絞肉機零件要手洗,絕不要放到洗碗機洗。確定你買的機器有倒轉功能,因為不是所有機器都有。另外,造成絞肉機卡住的往往是皮、筋和軟骨,而不是骨頭。
較低階而且可以絞雞大腿骨的機型有 Waring Pro MG855。比雞腿骨大的骨頭這台機子絞不動。比這台稍微有力一點的機型是 STX-1800MG Magnum,可以絞碎雞腿骨和大腿骨。中階絞肉機頗受歡迎的是大新的 Tasin TS-108,堅固耐用,以機子大小而言算是有力的。高階絞肉機有 Westin 22 Commercial Meat Grinder,據說寵物食品用到的骨頭都可以絞碎, 甚至火雞骨也行。跟比較小的機子比起來,這台也比較小聲。
2019/08/17補充
譯註:大新絞肉機是一家在台中的台灣公司,請自己放狗找大新的聯絡資料。TS108一台台幣3900元,運費大約一百元。家中貓口多建議直接買大新TS102,這台有1/2匹和3/4匹馬力兩種,價差一千元,當然買3/4匹馬比較划算。TS102很重,大約二十多公斤,但不至於搬不動,可是如果你家沒有電梯,貨運公司是不會幫你搬上樓的。TS102絞肉聲音小,速度快,可以絞比較粗的骨頭。卡骨沒有關係,按倒退鍵解除就好。
一把很利的刀子。如果你的刀子很鈍,可能會弄傷自己。
譯註:我不知道美國市場買已切塊的雞方不方便,但台灣挺方便的。台灣貓友如果要自製,建議買已切塊的雞,如果你刀功不怎麼樣的話。當然如果你刀功很棒就當我沒說。
剪雞肉的剪刀,很好用。
譯註:我自己也是習慣用剪刀剪去骨肉塊,加在肉泥中給貓啃。
剁刀:如果你只是先用某部位的肉做肉泥,也許不需要用到剁刀,但如果你要自己剁全雞,此項工具必備。
譯註:YouTube 有蠻多自製肉泥的影片,不同的人示範的食譜都不太一樣,多看幾個你會發現其實大致的邏輯是相同的。聽不懂英文也沒關係,因為有畫面可看,還是可以知道個大概。進入 YouTube 後用搜索功能打入 making cat raw food 就可以找到相關影片。感覺蠻多美國人真的是自己剁全雞的。
混和攪拌肉泥的不锈鋼鋼盆,至少要三個,小的用來混和雞蛋以及營養品,中的用來放在絞肉機出口接絞肉,大的用來攪拌肉泥和營養品等。
塑膠或玻璃的冷凍容器和標籤。或是用可以耐凍到攝式零下二十凍的塑膠袋,通常產品包裝上會標示耐凍/耐熱溫度。
譯註:原文是寫用密保諾塑膠袋,但我覺得只要有耐凍到需要的溫度即可,不用拘泥於品牌。
耳塞,因為絞肉機很大聲,不然戴耳機一邊聽音樂一邊絞肉也不錯。
乳膠或合成橡膠手套,可以降低污染食材或器具的機率。
在工作台舖上報紙、紙或塑膠袋,方便事後清理。
料理秤,至少可以秤到4.5公斤左右。
大砧板,如果需要自己剁肉。
足夠的冷凍空間。不要塞太滿,不然會外層的已經結凍,但中間內層卻還沒凍到。
肉和蛋
買什麼等級的肉和蛋視個人預算而定,但要注意的是如果肉不新鮮,貓可能會不吃。這分食譜需要雞心,也許不容易買到。(以下原文略過不翻,因為是描述美國市場可以買到雞心的地方,在台灣並不適用。)
營養品
營養品不是選項,是一定要加的。如果沒有加營養品,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不同的食譜添加的營養品會有點差別,但都有涵蓋到貓所需要的基本營養。使用營養品是因為我們並不是把整隻獵物拿來絞成肉泥給貓吃。以下的食譜已經用了多年而且沒有任何健康問題出現。變化肉源很重要,不僅是為了貓,也可補足特定肉源可能會欠缺的特定養分。某些還沒有被發現的微量養分可能存在這種肉,但卻不存在另一種肉。
以下是你需要用到的營養品:
牛磺酸
以下是購買連結。這是一顆1000mg包裝的膠囊,這份食譜用到2000mg,所以用兩顆。
野生鮭魚油或是小型魚魚油。有些貓不喜歡鮭魚油。買膠囊包裝,不要買液體包裝,因為開封後容易變質。可以把整顆魚油丟進絞肉機和肉一起絞,因為膠囊是可以吃的吉利丁。魚油補充的是獵物眼睛和腦的 omega acids (omega 3 & omega 6脂肪酸等/見譯註)。不要用魚肝油,因為含有高劑量維他命A,吃太多會中毒。
譯註: 如果你想要知道到底什麼是 omega acids, 請見另一篇譯文: 貓的基本營養需求.
魚油購買連結
https://tw.iherb.com/pr/solgar-omega-3-fish-oil-concentrate-240-softgels/23555
維他命 E
粉末狀維他命E 會比液態狀好用。如果找不到粉未狀,把液態狀的膠囊剪開加到肉泥也行。
以下連結是 Pierson 和 Anne 推荐的維他命E(400IU)
Solgar的液狀維他命E(200IU)
https://tw.iherb.com/pr/Solgar-Naturally-Sourced-Vitamin-E-200-IU-100-Softgels/48628
2017/04/03更新譯註:這份食譜其實跟 Anne 的很像,一樣用了2公斤的肉,但 Anne 用了 800IU的維他命E,而這份只用了 200IU。因為在貓科營養的網站中,有一篇關於維他命E的文章,當中提到:維他命E對貓沒有毒性。不過根據針對人類所做的研究顯示,如果長時間過量使用可能對健康有害。根據美國飼料管理協會(AAFCO)、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RC)或是加拿大獸醫協會所制定的準則,每隻成貓每天可以攝取的維他命E是1到3個IU.(文章連結:http://blog.sina.com.tw/fabulous/article.php?pbgid=3388&entryid=641876)。一份貓科營養的食譜製作完成後重量大約是三千公克,用到的維他命E是200IU。如果貓一天吃120公克,這份食譜大約可吃25天。25天補充200IU的維他命E,等於一天大約補充8個IU的維他命E,和以上單位的推薦用量比起來高出許多。如果貓一天食量超過120克,那補充的維他命E更多,如果你想要每天補充1-3個IU,那就看你的貓食量而定,如果你的貓一天吃120克,一份貓科營養食譜只要額外補充75個IU的維他命E就夠了。根據你的貓的量來決定要補充多少。維他命B和牛磺酸是水溶性,超過身體需要的量會從尿液中排出。但維他命E是脂溶性,是不是不要補充過量比較好?
維他命 B
粉末狀維他命B,同樣買膠囊狀的使用比較方便。
維他命B購買連結:
50mg包裝
http://www.iherb.com/Twinlab-B-50-Caps-100-Capsules/16920?at=0
100mg 包裝
https://tw.iherb.com/pr/solgar-b-complex-100-100-vegetable-capsules/19437
http://www.iherb.com/Now-Foods-B-100-100-Capsules/37829?at=0
含碘淡塩 – 確定你買的是有含碘的。如果買不到淡塩,那就用一般的塩,但用量減半。
2017年8月4日補充:
台灣的鹽的含碘量低於莫頓淡鹽,建議補充含碘的海藻粉,細節請見另一篇文章:貓生食食譜中的碘含量(鹽)。
洋車前子粉 - 加不加都可以。如果是初次餵生肉,加了也許會有好處。加這個可以補充纖維,而且碳水化合物極低。如果你的貓長期吃乾乾,腸道可能已經失去彈性,進而需要從食物中獲取一些纖維。再者,有些貓在轉換生食初期會有便秘的困擾,加一些洋車前子粉補充纖維也是一個好做法。一旦貓已經適應吃生食,就可以不用加了。
Iherb 有賣, 連結如下:
食譜:帶骨雞腿肉
兩公斤帶骨雞腿,除去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骨頭.假設你用了十隻帶骨雞腿,那麼取出兩隻的骨頭不要用,以保持鈣磷比平衡.除去一半的皮.如果你的貓肉肉的,可以除去所有皮後,秤足兩公斤的肉做肉泥.不要拿掉肉上的脂肪.另外,取出不要的骨頭和皮以後,再把肉拿去秤足2公斤.所以你大約要買2.3公斤的雞大腿肉.
譯註:美國的帶骨雞腿和台灣不一樣。台灣的帶骨雞腿去掉棒腿後等於美國的帶骨雞腿。我覺得用一公斤的帶骨全雞搭配一公斤的去骨肉,比較適合台灣貓友,詳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我的自製貓生食肉類變化邏輯」。
二百公克生雞肝
四百克生雞心。如果買不到好的雞心,就用4000mg的牛磺酸取代。但要在原本的2公斤肉中,再加入四百克的去骨雞腿。
240cc的水。用瓶裝的泉水,不要用自來水,因為可能含有太多化學物。
譯註:我自己都用煮開的自來水.
四個生蛋黃
2000mg的牛磺酸。如果你沒有用四百克的雞心,然後用4000mg的牛磺酸去取代雞心,你總共要加 6000mg的牛磺酸。
4000mg 小型魚魚油
200mg的綜合維他命B
200IU 維他命E
1又1/2茶匙(8.4克)的含碘淡塩
4茶匙(8克)的洋車前子粉
因為買到剛好重量的雞腿肉並不容易, 所以我們設計了一個食譜計算器, 連結如下:
http://feline-nutrition.org/attachments/Recipe_Calculator.html
取出不要的骨頭和皮之後,輸入肉的重量,就可以看到其他食材需要用量。
譯注:如果你看懂計算器中的英文,知道如何使用,應該還蠻有用的。
把食材和營養品全部加在一起
做事有方法有組織就可以省下很多時間。首先在工作枱舖上報紙或塑膠布。把絞肉機、切肉砧板、工具、營養品和不锈鋼碗放上去。對了,把你那有「四隻腳」的幫手關到另一個房間, 這樣絞肉時比較不會受到干擾,尤其是需要用到剁刀時。

戴上手套。拿掉一半的雞皮,如果你的貓胖胖的,就把所有雞皮拿走。不要拿走脂肪。拿走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雞骨頭。接下來秤足你要的重量 。用水稍微清洗一下雞肉,可以沖掉表面的細菌。你可以用足食譜要的2公斤肉,如果量不是那麼剛好,用食譜計算器去算一下其他的食材的量要如何調整。如果你有用計算器,營養品的量用最接近的膠囊數就好,沒有關係,因為如果這次少放一些,下次多放一點,到最後還是會平衡的。
註:如果是買冷凍真空包裝的肉,不需要清洗,半退冰直接絞。

拿一個小碗,把營養品從膠囊中倒入碗中,丟掉空膠囊。魚油的膠囊則是等一下絞肉時丟下去一起絞。
譯註:我上次做肉泥有把魚油丟進絞肉機和肉一起絞,我總共用了40顆魚油,做完後絞肉機內有十個空膠囊。這個新發現讓我省下剪40顆魚油的時間,好開心。

把水和蛋黃加到裝了營養品的碗中然後充分拌勻, 沒有攪拌器就用叉子拌勻。先不要加入洋車前子粉.。
譯註:你也可以用一個玻璃保鮮盒,把蛋黃、水和營養品等全部放進去,然後像搖泡沫紅茶那樣搖晃容器(當然要蓋上蓋子),搖勻後倒入絞好的肉泥中,保鮮盒拿來裝做好的肉泥,少洗一個碗。

秤雞心和雞肝的重量。如果你沒有用雞心,記得要用雞肉去補足雞心的量。
註:一份食譜的雞心不需要用到四百克,請看我另一篇文章:模擬獵物的心。

取下一些腿肉並切塊,大小約是1.5公分。先給貓吃小肉塊,大小不必非得如此精準。
譯註:從照片可以看出來作者用的是和 Pierson 一樣的腿排,也就是只有一根骨頭。我有寫信去問作者,跟她說台灣不容易買到這種腿排,所以我把食譜做了小修改,不知道可不可以,作者回覆可以,我會把我調整的食材比例和作者的回覆放在這篇譯文的最後面。
2019/08/17補充:
去信詢問作者肉骨比例時,我還不知道模擬獵物比例,現在我知道了。肉骨和內臟的搭配只要根據模擬獵物比例即可,也就是 80% 去骨肉 + 10% 骨頭 + 10% 肝(或是 5% 肝 + 5% 其他分泌腺體內臟)。

戴上耳塞。把中型鋼碗放在絞肉機出肉孔接肉。開始把雞肉放進去絞。如果肉太大塊,切小塊一點以便通過送肉孔。一邊絞肉一邊加入雞肝、心和魚油膠囊。秘訣:如果你沒有大小可以剛好放在絞肉機出口的碗,可以把機子放在廚房水槽邊緣,把碗放在水槽接肉。如果你做的量很多,需要用很大的碗來接,這個方法尤其好用。

肉絞好後放到另一個較大的碗,把營養品、蛋、水的混合物、雞肉塊、洋車前子粉加入,攪拌均勻。碗不要裝太滿,不然不好攪拌。如果有需要,放在大塑膠桶攪拌也行。

肉泥攪拌後裝到玻璃或塑膠容器,或是可以耐凍到零下二十度的塑膠袋,然後送去冷凍(照片H)。可以在當天或前一天,把要吃的量放冷藏解凍。

變化版本。可以用製冰盒裝肉泥冷凍。

幾個小時後把凍好的肉泥倒出來,自製肉塊就完成了。小肉塊解凍比較快,如果忘了解凍肉泥,小肉塊解凍快,使用方便,而且每塊肉的重量一樣,算重量時也很方便。
記得絞肉機要手洗,不要放到洗碗機內去洗.
食譜變化
全雞
一開始可以用全雞,沒有含頭、腳、內臟、羽毛。不要脖子,雞背骨也不要用,以降低骨頭含量。你會需要一台可以絞雞骨頭的絞肉機.如果你買的全雞有含內臟,加進去一起絞。
譯註:不建議使用兩公斤的帶骨全雞,因為骨含量太高,即使去掉脖子和雞背骨。骨含量太高會便秘,甚至造成泌尿道結晶和發炎。
火雞
如果可以的話用火雞腿.不要用火雞脖子或翅膀,因為會影響肉和骨的比例,造成鈣磷比不平衡。一開始你可以用全雞,但骨頭的比例維持在7%到10%.如果買不到火雞肝/心,可以用雞肝/心來取代.營養品、蛋、水的用量就照以上食譜的量給。
鴨、雉雞、鵪鶉
如果是用整隻的鴨、雉雞或鵪鶉做肉泥,那就照食譜的份量做,一樣要去掉頭、脖子、腳和羽毛。一樣可以用雞心/肝來取代鴨、雉雞或鵪鶉的心/肝。如果你買的鴨、雉雞、鵪鶉有附心/肝,就加到食譜所需雞心/肝一起絞。
譯註:不建議兩公斤的肉全部用帶骨全鴨、雉雞和鵪鶉,理由同上,骨含量太高。
魚
不建議用魚做生肉餐。完全避開食物鏈上方的魚,例如鮪魚,因為比起食物鏈下方壽命較短的魚,食物鏈上方的魚比較有可能遭到多氯聯苯或重金屬污染。一個禮拜餵一次水煮沙丁魚,可以提供額外的 omega 脂肪酸。如果要變化食譜,也可以偶爾加一罐野生鮭魚罐頭和肉一起絞。
譯注: 原文的沙丁魚其實是寫 water-packed sardines,以海底雞為例,是裝在油中,超市也可買到其他裝在水中的小型魚罐頭,但我從來沒有用過。用這種魚罐頭的目的是補充 omega 3 脂肪酸,我習慣用魚油(= omega 3 脂肪酸)。
無骨食譜
有些人要用沒有含骨的食譜。我們極力推薦自己絞,或是買已經絞好的寵物用無骨肉。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不買絞好的肉?因為絞好的肉可能會有比較多的病原體。當肉絞好後,細菌可以增生的表面面積大大的增加,而且還會把肉表面的細菌擴散到絞好的肉中。人吃的絞肉通常在處理上沒有像動物生食絞肉那麼仔細小心。市售寵物肉泥都是製作完成後立刻冷凍,防止細菌增生的機會。人吃的肉沒有如此處理,因為都是煮熟了才吃。並不是說所有現成的絞肉都是不好的,只是潛在風險比較高一些。切記,生肉本身並不危險。新鮮的肉幾乎是沒有病原體的。病原體依附到肉的機率是在屠宰以及處理過程。
注意:生骨並非只是鈣的來源。用鈣粉比不上用真骨頭。我們強烈建議用真的骨頭來做這份食譜,就長期餵食而言。
如果你用的是無骨肉,你會需要添加鈣,因為肉的鈣含量極低。每磅的肉要加 1000mg 到 1200mg的鈣。有三種方式可以補充鈣: 骨粉、微結晶羥磷灰或蛋。因為骨粉和微結晶羥磷灰含有磷,可能會造成鈣磷比不平衡,所以我們建議用蛋殼。
蛋殼含有97%的碳酸鈣,而碳酸鈣中含有40%的鈣。一茶匙 (one teaspoon) 的蛋殼有 1800mg 到 2200mg的鈣。每450公克的肉和內臟,要加1/2茶匙的鈣。蛋殼鈣粉的好處是磷含量很低,可以用來平衡肉中的磷。
譯註:如果你要用鈣粉,可以買以下連結的這瓶碳酸鈣粉 (calcium carbonate)
這瓶每半茶匙(1/2 teaspoon) 中有 600 mg 的鈣 (包裝後面有標示),以上面寫的每450公克的肉和內臟要加1/2茶匙的蛋殼粉來看,等於每45克要用900mg到 1100mg的鈣。所以如果你用這瓶鈣粉來做這裏的無骨食譜,肉/內臟/蛋黃加起來的總重量約2030克,你要用大約4500mg 到 5500 mg 的鈣,計算式如下:
2030g / 453g = 4.5
900mg x 4.5 = 4050 mg
1100mg x 4.5 = 4950 mg
這瓶鈣粉半茶匙是600mg
4050mg / 600 mg = 6.75, 即6 個半茶匙 + 3個 1/4 茶匙
4950 mg / 600 mg = 8.25, 即8 個半茶匙 + 一個1/4茶匙
你就自己取個中間值來加,例如七個半茶匙。
蛋殼鈣粉可以用買的也可以自己做。如果是用買的,要確定是純蛋殼鈣粉,沒有任何額外添加物。自己做的步驟如下:
把蛋白完全倒出來,蛋殼內有一層薄膜可以留著,因為含有養份。用攝氐150度烤十分鐘,用意是把水分烤乾,然後用咖啡豆磨豆機或是食物處理機把蛋殼打碎。打完後約十分鐘再打開機器,讓蛋殼灰完全落下。一顆大的蛋可做大約一茶匙蛋殼鈣粉。把成品儲存在密封的玻璃容器中。
如果你是用無骨肉去做肉泥,請做以下調整:
1360克的去骨腿肉 (雞或火雞,除去一半的皮)
加入2又1/4茶匙蛋殼鈣粉
(這份無骨食譜的肉/內臟/蛋黃加起來的總重量約2030克)
其餘部份,也就是雞心、肝、生蛋黃、水和營養品都和有骨食譜的份量相同。
上肉
理想上,貓希望食物的溫度接近老鼠的體溫。要達到這種溫度的最好方式是把已經解凍或半解凍的生肉泥,裝在密保諾塑膠袋中,把空氣儘量擠出來後,把袋子放在一碗溫水泡大約五分鐘。這樣可以把肉加熱但不會煮熟。最好不要用微波方式加熱,因為很容易把肉煮熟。上菜時把塑膠袋的一角剪掉,把生肉泥擠出來就好了。餵冷肉可能會造成胃腸不適,把食物吐出來。
譯注:我覺得這種加熱方式蠻不環保的,看貓友有各式各樣的回溫方式,選擇自己合用的就好。
貓通常比較喜歡用盤子吃肉泥,比較不愛用碗。餵生肉時要裝在玻璃或金屬容器,因為塑膠容器容易有刮痕,形成細菌的溫床。有蓋子的玻璃盤也蠻好用的,因為如果肉泥沒吃完,蓋上蓋子就可以放進冰箱。也有人喜歡用紙盤,因為清理方便。
要餵多少肉泥
基本上,每天的餵食量大約是貓理想體重的2% 到4%。假設貓體重是5公斤,3% 大約是150克。一開始餵生肉時,先從餵體重的 3% 開始,仔細觀察貓的體重是增加還是減少,然後視情況調整食量。貓每天的食量可能有所不同;也許今天吃好多,但昨天的卻沒吃完。這是正常狀況。餵食時間要固定,一天兩次即可,三次也行。小貓的食量可能是大貓的兩倍,以體重為比例,因為處於成長階段,食物的量不僅僅只是維持體重而已。小貓應該一天餵四到六次。
譯註:我剛開始餵自製肉泥也有餵食量的困擾,昨天吃好多,今天好吃少,後來我抓了一個平均值,每天餵固定的量,就沒有胃口起伏的煩惱了。夏天貓胃口比較不好,平均每隻大約比冬天少吃10-20克吧。
以下連結是用來計算成貓每天餵食量的計算器
http://feline-nutrition.org/attachments/How_Much_To_Feed.html
譯注:計算的單位是美國習慣用的磅和盎司.第一欄輸入貓體重(磅),第二欄是以體重的2% 為基礎計算出來的餵食量(盎司),第三欄 3%,第四欄是 4%。
如果你的貓體重過重,要餵理想體重的食量,而不是目前的食量。這樣可以慢慢的把體重調整到理想範圍。
表單的底部
買一個好的體重計以便精準測量貓體重,即使你的貓並沒有過重(以下作者推薦一個體重計品牌,所以略過不譯)。
自己做貓食是很簡單的,做過幾次後就會得心應手。大部份的人到後來都是選擇用不同的食物交換餵食,自己做的、市售生肉等。其實這麼做比較好,因為可以有變化。不管是肉的種類或是不同食譜配方,有做變化是重要的。記得要餵帶骨生肉塊。
一旦你自己開始做生肉泥,就會知道商業生肉泥是如何製作,因為過程差不多。以下連結是一家生肉泥公司的製作過程。生肉製作過程比熟肉貓食簡單很多。
譯注:影片可以看到 Feline Nutrition 網站創辦人的廬山真面目。影片中的品牌我沒有仔細看,也不知道台灣有沒有在賣。雖然現在台灣已有許多商生品牌,但我還是真心覺得自製比較好,安心又省錢。如果你有一個人類小孩,你會三餐買便當餵他/她嗎?
本文作者瑪格莉特.蓋茲是貓科營養網站的創辦者。這份食譜的貢獻者包括 Feline Nutrition Advisory Board 成員的瑪它.凱斯伯 (Marta Kaspar) 以及 Furry Foodie 寵物生肉產品的 Mimi Stein。
譯者後記:
針對食譜用到的腿肉部份,我在2015年7月17日寫媚兒給Feline Nutrition網站的創辦人 Margaret Gates,跟她說台灣並不容易買到食譜用的腿肉,可不可以改用以下的搭配:
一公斤帶骨全雞(去頭、脖子、腳、羽毛)
五百公克的去骨雞胸肉
五百公克的去骨雞腿肉
當天她就很迅速的回覆我了,如下:
This sounds fine. Adding in the extra meat without bone is a good idea since you are using the whole chicken carcass. You are adding the heart and liver as in the recipe? We do say in the variations section that you can use whole chicken carcasses, in that case we say to take out some bone, but adding in more meat as you have done works too.
中譯:
聽起來可以。加入額外的去骨肉是個好作法,因為你用的是全雞。你有加入食譜要求的雞心和肝嗎?我們有提到可以用全雞來做肉泥,用全雞的話我們有寫要取出一些骨頭,但像你這樣加入額外的肉也是可以的。
我也立刻回覆食譜中其餘的食材我都有用。
2019/08/17補充
2015年詢問FN網站創辦人時,我對模擬獵物比例處於一知半解的階段,現在應該算是已經了解各種不同貓生食食譜的大原則了,那就是模擬獵物比例,不管是哪裡來的食譜,所以後來在 2017 年我寫了另一篇文章,「我的自製貓生食肉類變化邏輯」,文中有更多骨含量計算和肉類變化給大家參考。
本文譯者謝凱特,譯有「你的貓」一書。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養貓三十年。大約2011年開始餵生食。目前有十隻貓,全都吃模擬獵物比例生食。
註:這篇文章在我的新浪部落格的原始刊出日是2015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