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 2015年1月31日
原始刊出日: 2014年2月1日
作者: 獸醫 Guillermo Diaz
原文出處連結: http://feline-nutrition.org/answers/answers-the-importance-of-urine-ph
問:
聽過很多關於貓的食物,以及食物如何影響尿液的酸鹼值之後,我感到十分困惑。 我讀到說貓的尿液應該是酸性的,而有些食物卻會造成鹼性尿液,那對貓是不好的。可以請你解釋一下,為什麼尿的酸鹼值是重要的,而哪些食物可以讓尿液酸鹼值保持在正確範圍?
答:
有一個古老的說法:大自然知道一切。自然之母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她的目的和打算。當貓吃下自然之母準備的食物後,當然內部器官就會保持健康。當貓主人背離自然,開始餵貓吃不健康、不均衡的食品後,問題就會開始出現。貓的天性是獵殺、吃下並消化獵物。幾千年的進化下來,貓的身體結構、生理機能、新陳代謝和行為,都顯示貓是絕對肉食動物。肉食動物要吃生肉。他們的身體缺乏消化蔬菜所需要的新陳代謝機制。絕對不要忘了貓不可能吃素。
進化使然,貓依賴的是只存在動物身體的養分,例如特定的必要脂肪酸、氨基酸、 礦物質、維他命,尤其是鈣、維他命A和菸醶酸。這些養分並不存在於植物中。絕對肉食動物需要大量的動物蛋白質和脂肪。不同於其他哺乳動物,貓進化成「絕對」肉食動物,動物蛋白質是貓主要的熱量來源。
第二個進化的事實是,家貓的祖先原本居住在沙漠地區。因為如此,貓的需求和其他哺乳動物有所不同。就實際觀點來看,因為原本居住在沙漠,貓科動物比大部份的哺乳動物,能夠更有效率的保存水分。這表示和體型類似的狗比起來,貓喝的水比較少。可能最重要的部份 – 也是最常被貓飼主忽略的部份 – 就是貓的泌尿道。
當貓固定規律的吃肉、內臟和骨頭,腎臟會製造出酸鹼值介於6到6.5的酸性尿液。酸性尿液對貓有很大的好處,因為細菌很難在如此的環境滋生。生肉含有大量水分,約75%到80%,貓固定的從尿液中排出結晶,預防結晶累積成結石,造成泌尿道阻塞。相反的,當貓吃下不是天生該吃的食品時,身體因為無法適應,造成泌尿道問題。什麼食物是貓的身體無法適應的?
答案是蔬菜和穀物,例如米、玉米、小麥、大豆和麩。這些東西都含有很高的澱粉。當你餵貓吃下以植物為基礎的食品(例如含有很多植物的乾飼料),貓的腎臟會開始製造酸鹼值高於7的鹼性尿液。這種尿液對貓的泌尿道是有害的,因為會刺激膀胱黏膜、改變體內平衡,而且造成細菌滋生的溫床,進而發炎感染。更重要的是,如果貓沒有喝下大量的水,狀況會更嚴重。吃乾飼料會造成貓體內水分不足。膀胱和尿道中的成分 – 細菌、結晶、血液、黏液 – 會被阻塞,而唯一能減緩的方式便是立刻緊急就醫。
有一些商業乾飼料添加人工酸化劑,例如甲硫氨酸、磷酸或氯化銨,以便消除來自植物的成分所造成的有害影響。人工酸化食品可能會造成不正常的酸性尿,形成草酸鈣膀胱結石。
保持貓泌尿道健康,並且維持適當的酸鹼值的方法,就是給貓吃大自然要他們吃的食物,也就是營養均衡的生肉(模擬獵物比例),因為完全沒有任何來自植物的養分,而且含水量豐富。避開含有大量植物的食品,尤其是水分低的乾飼料。
譯註:當然尿不出來還有很多其他原因,例如心理問題。另外,如果你有好心的在餵浪貓,請儘量在能力範圍內給濕食,因為浪貓如果尿不出來是很難被發現的, 餵的人就每天打飯時出現一下,剛好看到貓在尿尿的機率極低。換句話說浪貓尿不出來很有可能是死路一條。
Dr. Guillermo Díaz studied veterinary medicine at the Universidad Mayor de San Marcos in Lima, Perú. He currently practices in Lima and also provides veterinary services to a large number of local rescue organizations.
本文作者 (獸醫) Dr. Guillermo Diza 就讀位於秘魯利馬的 Universidad Mayor de San Marcos。他目前在利馬執業,同時提供許多當地的動物救援組織獸醫服務。

本文譯者謝凱特,譯有「你的貓」一書。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養貓三十年。大約2011年開始餵生食。目前有十隻貓,全都吃模擬獵物比例生食。興趣是讀英文小說和貓生食相關知識。
註:這篇文章在新浪部落格的原始刊出日是2015年12月4日
又註:轉眼間六年過去了,泌尿道處方飼料還是賣得很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