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皮爾森疫苗重點摘要
譯者序:
因為皮爾森原文太長,所以我把自己認為重要的重點列出來如下。
三合一:
小貓:九周大時打第一劑三合一,十六周大時打第二劑。如果是室內貓,不需要每年追打一劑,終生都不要再打三合一,因為貓瘟可以給予終生免疫力(見內文);而三合一包括的另二種呼吸道病毒感染,只能做到減輕症狀,無法完全預防。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很低,不需要冒著注射部位可能長出惡性腫瘤的風險去打預防針。
狂犬病:
室外貓要打狂犬病。室內貓不要打。
不管是打三合一還是狂犬病,一定要選擇「不含佐劑」的疫苗。但是,台灣目前並沒有不含佐劑的狂犬病疫苗,所以請不要讓你的貓打狂犬病疫苗。如果你的貓已經打了,然後政府每年寄通知單要追打,建議你找一個可以接受你只付疫苗費用,但不打疫苗的獸醫。既然政府不進口不含佐劑疫苗,我們也只能消極抵抗。
目前美國不含佐劑的狂犬病疫苗有一年和三年效期兩種,如果以後有進口不含佐劑的狂犬病疫苗,建議打三年一次效期那一種,減少注射次數,降低注射部位腫瘤風險。如果你的貓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室內貓,皮爾森認為沒有打狂犬病的必要。
另外,打三合一之前也要確定是不含佐劑的疫苗。其實不含佐劑也有引發注射部位腫瘤的風險,所以不要打在頸背處,打在四肢下方,越下方越好,如果不幸得到惡性腫瘤,可以截肢保命。不過,再一次提醒,如果你的貓是完全的室內貓,在十六周大打完第二劑三合一之後,就一輩子都不要再打三合一了,這是皮爾森的建議。
另外,文章最後連結是台大獸醫葉力森對含有佐劑預防針的看法,個人覺得很具參考價值,所以一併貼出。含有佐劑預防針造成注射部位腫瘤,製造商為了除去污名,請專業人士寫報告,推翻佐劑造成注射部位腫瘤的事實。
以下是皮爾森的疫苗文章摘要:
在開始討論之前,首先要瞭解的是沒有一套單一的疫苗準則,可以適用於所有狀況,以及符合所有人認為舒服妥善的作法。在做決定時有太多因素參與其中,但每個決定的思考重點是:
一個風險/優點的分析,以及將免疫期相關訊息列入考量
在人醫和獸醫領域,疫苗管理都是最具爭議的主題之一,常見到相關爭論,人類父母和寵物主人在做決定時都備感壓力。
既然這是爭議之處,我想先問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身為人類的你,多久注射一次麻疹、腮腺炎、水痘、破傷風疫苗?每年一次?三年一次?
我可不這麼認為。
以證據為基礎,提出疫苗不需如過去多年來所提倡的頻繁注射,是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在十八年前就已經提出的建議,可見得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這些新準則的制定來自於對免疫期的研究,顯示貓不需要如以往般的固定打疫苗。 事實上免疫期研究顯示就三合一而言,每三年注射一次甚至是不必要的。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讀者:
停止盲目的為貓過度施打疫苗
慎重思考,包括閱讀相關資料與報告
絕對不要讓你的貓施打有佐劑的疫苗
但佐劑並非是唯一會造成肉瘤的原因.即使是沒有佐劑(減毒)的疫苗,以及其他需要注射的藥物,都可能造成這種腫瘤.這也就是為什麼VAS,即Vaccine Associated Sarcoma疫苗注射肉瘤這個名稱已被ISS,即Injection Site Sarcoma注射部位肉瘤,所取代。
不要以為你的獸醫使用的是無佐劑疫苗.在注射之前,一定要先問清楚醫生使用的是什麼疫苗。
貓打疫苗主要是預防以下五個病毒引起的疾病:
貓皰疹(鼻氣管炎)
卡利西
貓瘟
白血病
狂犬病
請不要施打貓愛滋(FIV)、腹膜炎(FIP)、貓博德氏桿菌(或譯包氏桿茵)、梨形鞭毛蟲或披衣菌(衣原體)疫苗。
如果你還是決定要施打貓愛滋疫苗(有佐劑而且非常沒有效的疫苗),你的貓的愛滋檢驗會從此呈現陽性,因為愛滋檢驗無法判斷貓是受到感染還是施打有死病毒(即佐劑)的疫苗.
大部份的人都知道三合一預防的是貓鼻支氣管炎、卡利西病毒和貓瘟.本文要討論的是三合一疫苗。
基本上只要使用減毒(無佐劑)疫苗,絕不要使用死病毒(有佐劑)疫苗,就大部份的例子而言注射是比較理想的方式(比起滴鼻式疫苗),但並不是全部。
貓鼻支氣管炎和卡利西病毒:這些是上呼吸道病毒,會造成眼睛流淚、紅腫和潰瘍(主要是貓鼻支氣管炎),打噴嚏、鼻塞,和口腔潰瘍。病狀從輕微到嚴重都有,但死亡率非常低。
很不幸的是,和人類的「普通感冒」一樣,沒有百分之百有效的貓鼻支氣管炎和卡利西病毒疫苗。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些病毒的變化過於頻繁,而且有太多不同的病毒株。疫苗無法預防感染,但是可以減輕臨床症狀,希望如此。
貓瘟:這是一種高傳染性的病毒,影響的是腸道,造成很嚴重的帶血腹瀉和嘔吐.這個疾病的死亡率很高。
不要讓你的貓在沒有保護的狀況下接觸到貓瘟病毒.這個病毒可能造成死亡.
我的建議:
小貓:
打兩劑三合一,第一劑在貓八到九週大時施打,第二劑在貓十六週大以後施打。
我會等到貓至少十六週大時再打最後一針,因為貓從母體得到的抗體會在這時到達低點,低到貓的身體可以自行回應疫苗以製造出自己的抗體。(小貓體內的母體抗體有可能會「綁住」疫苗,在小貓的身體有機會做出回應前。)
除非貓處於這三種病的高風險環境中,否則我覺得總共施打兩次三合一便已足夠。
年輕成貓:
在打完小貓期最後一次疫苗的一年後,要不要再追打一劑,取決於飼主個人判斷.
小貓期接受最後一劑疫苗的年紀越大(超過十六週),我就越不傾向於一年後追加一劑的作法。
這是因為小貓年紀越大,免疫系統就越成熟,比較能夠作出回應,而且母體抗體高到干擾小貓自身對疫苗作出反應的能力的機會就越低。
成貓:
小貓期注射疫苗後,或是其後一年的追加施打之後,我不再施打三合一。
我們當然必須停止每年施打三合一,再者,我並沒有遵從美國貓科獸醫協會建議的每三年施打一次三合一的作法,因為風險大於好處。
對多數的貓而言,單次的、時機準確的三合一疫苗,可以對貓瘟(三合一預防的病中最危險的一種)達成終生免疫.少數的貓沒有受到此疫苗提供的保護,可能因為他們是屬於對疫苗沒有反應型.給這類貓更多的疫苗也不會有幫助。
貓鼻支氣管炎和卡利西病毒疫苗不具備完全保護的能力.他們充其量只能減輕某些病狀,但無法預防被這些病毒感染,而且無法保護被施打者不會出現這兩種病的所有症狀。
貓鼻支氣管炎和卡利西病毒死亡率不高.這些病毒造成的死亡很少.而且受到這種病毒感染的大多是小貓。
肉瘤已經被注意到是因為這些疫苗所造成,即使無佐劑疫苗造成肉瘤的機率比較低。
如果你救了或收養一隻已結紮成貓,而且疫苗注射歷史不明,我強烈建議先檢驗貓瘟力價,而不是盲目的給予疫苗.如果貓已經結紮,有可能在小貓期已注射疫苗.然而,小貓期最後一次疫苗注射時間無法確定時(是否當時年紀已超過十六週),那麼疫苗的注射與否端視主人的判斷.這時檢驗貓瘟力價可以提供幫助做判斷。
狂犬病
任何可以去戶外的貓,或是有機會接觸到蝙蝠的室內貓,都應該打狂犬病疫苗。
我要再次的重申,我絕對不會為我的貓施打有佐劑的疫苗,因為注射部位有長肉瘤的風險(非常凶猛,而且通常是致命的惡性腫瘤)。
很幸運的是現在有一種沒有佐劑的狂犬病疫苗,即Merial 出品的 PureVax狂犬病疫苗.但請千萬不要忘了,肉瘤也曾發生在注射 PureVax疫苗的動物身上,所以即使是注射這種沒有佐劑的疫苗,也要注意使用頻率。
譯註:這家公司中文名稱好像叫龍馬躍,聽說今年(2016)下半年會引進這款沒有佐劑的狂犬病疫苗。
疫苗副作用:肉瘤
肉瘤是侵入性極高且凶猛的惡性腫瘤,出現後往往數個月內貓就會死亡。
肉瘤最常出現在注射含有佐劑的預防針的動物身上,但也有可能形成於任何注射所造成的注射部位發炎。
雖然沒有佐劑的注射也有可能造成肉瘤,但是在佐劑出現之前,這種肉瘤是罕見的。
佐劑是被加在疫苗中的物質,以刻意引起注射部位的發炎反應,提醒免疫系統疫苗的存在。這些物質搭配死疫苗一起使用,以促進一個更強壯的免疫反應。
其他可能引發注射部位發炎的注射包括(但不限於此)沒有佐劑的弱毒三合一疫苗、PureVax所有疫苗(全都是沒有佐劑),以及像 Program(治跳蚤)、Droncit(治絛蟲)和 Convenia (一種注射的長效型抗生素,被過度使用以及濫用)。
不要以為你的獸醫使用的是無佐劑疫苗。打疫苗之前一定要先問清楚。
請注意: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在頸背注射疫苗,不管有無佐劑。疫苗應該被施打在四肢的下方,越下方越好。因為如果真的不幸得到惡性肉瘤,可以截肢保命。
美國獸醫協會在一九九七年時就強烈建議不要在頸背處注射疫苗。
我的室內貓(年紀介於十三到十八歲之間)在他們四到六個月大之後,就沒有再打過任何疫苗了.他們現在沒有,而且以後也不會,跨出家門,所以可防範不好的事件發生。
我的穀倉貓(十七歲)最後一次打三合一疫苗時是五到六個月大,六個月大時打了白血病疫苗(當時我們還不知道含佐劑疫苗的風險;PureVax也還沒有上市),現在是每三到四年打一次PureVax的無佐劑狂犬病疫苗。
請注意,和我的室內貓比起來,我的穀倉貓並沒有打比較多的三合一疫苗。這是因為三合一疫苗中的貓瘟疫苗效期,在多數貓身上是終生的;而且和疫苗的缺點比起來,我不認為只有基本預防作用的貓鼻支氣管炎和卡利西體疫苗有施打的價值。記住,這全都是跟風險有關的考量,以及個人認為妥善舒服的作法。
力價:
請注意,力價測驗僅用於貓瘟和狂犬病(國際運送寵物),不用於貓鼻支氣管炎和卡利西病毒。
力價無法測出體內有多少「記憶細胞」。身體感染過某種疾病,或是針對某種病原(病毒、細菌、真菌等)打過疫苗,體內的細胞還留有記憶且處於待命狀態,所以一旦病毒侵入時,身體會快速(幾個小時內)製造出更多的抗體。身體受到病原攻擊時,這些抗體才會出現,因此不會被計入力價測驗出來的抗體中。
抗體並不是免疫系統所會使用的唯一一種「子彈」。有另一種「彈藥」被稱之為細胞媒介免疫,是免疫系統很重要的武器,很不幸的是目前沒有任何檢驗可以測量細胞媒介免疫,力價測驗也測不出來。
從以上的訊息我們可以知道,要判讀病人體內的免疫系統狀態,力價測驗能力有限。如果力價很低,並不表示測驗者沒有受到保護。如果測驗者體內有很多記憶細胞在待命,表示身體有受到很好的保護,體內迅速的抗體反應可以消滅入侵的疾病。
請注意:力價測驗結果顯示抗體量是低的時候,並不表示貓的身體沒有受到保護,因為體內還有記憶細胞和細胞媒介免疫提供全面防備。瞭解到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因為力價測驗的出現,導致很多貓接受不必要的重複施打預防針,只因為測驗結果抗體是低的。
譯註一:
有興趣讀皮爾森疫苗文章完全內容者,可以在我的部落格內找到中英文對照翻譯。
譯註二:
以下是台大獸醫葉力森對疫苗的看法:
譯者補充:
我自己的貓是不打疫苗的。原本我也是很乖的每年帶貓去打疫苗,大約五年前也開始聽到打疫苗有腫瘤的風險,但始終沒有認真去找資料。
五年前和皮爾森線上諮詢腎貓食譜時,她的開場白是這樣子的:
她問:妳的貓有打疫苗嗎?
我答:今年沒打,但去年有打
她說:那就不要再打了。妳知道為什麼嗎?
我答:不知道。
她說:妳小時候是不是有打過疫苗?
我答:是的
她說:那妳長大後有再繼續打疫苗嗎?
我答:沒有
她說:那就對了,貓也是一樣。
所以我就沒有再帶貓去打疫苗了。但是我對疫苗的瞭解也僅止此而已。就是一個我信任的獸醫叫我不要打,我就不要打。
去年十月我從街上撈回家的謝安安和謝靜靜,以及今年一月下雪那天從街上撈回家的謝大隻和謝小白,都沒有打疫苗,但是帶回家後都有先和家貓隔離一段時間。我的貓都吃生肉,然後又都沒有打疫苗,怎麼可能送的出去呢?誰要領養吃生肉又沒打疫苗的貓?所以只好默默的收編。不過從今年一月撈回兩隻浪貓後,我也停止餵浪貓這件事了,因為我的貓病越來越嚴重,看過一次的浪貓就想撈回家,只好在把最牽掛的兩隻浪浪撈回家後,停止請浪貓吃飯了。還好我家附近就我所知有兩人以上在餵浪貓,不然我可能到現在還無法停止餵浪貓。
然後幾個月前看了皮爾森的疫苗文章,算是有一些比較清楚的概念。我很信任皮爾森,我的貓都是百分百室內貓,所以在看過一些資料後我決定不讓我的貓打疫苗。但是目前我有六隻貓以前打過含佐劑的五合一疫苗,聽說惡性肉瘤的潛伏期長達十一年,我雖然很挫,但也只能在心中默默禱告,請求我的貓不要幸運中獎,然後繼續餵貓吃生肉,希望獲得最棒食物的貓可以擁有地表最強的抵抗力。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