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2016年1月17日
原始刊出日:2012年4月7日
作者:獸醫琳.湯姆森(Lyn Thomson, BVSc DipHom)(BVSc= Bachelor of Veterinary Science獸醫學士,英國學制縮寫)
原文出處連結:http://feline-nutrition.org/answers/answers-are-exotic-meats-nutritious-or-a-novelty
問:
我知道吃生食的貓需要吃多種不同的肉頪。目前我的貓吃的肉有雞肉、火雞、兔肉和一些豬肉。我注意到有些地方有提供我覺得很特別的肉,例如鴕鳥肉、鴯鶓、袋鼠、犛牛 、大羊駝、加拿大馬鹿,甚至麝鼠。我知道野外的貓幾乎是抓到什麼就吃什麼,所以這些貓自己不會捕捉的肉,可以餵貓吃嗎?還是說這些肉只是會引起人類購買慾望的新奇肉類罷了?
答:
很好的問題。生肉餐的肉類要多樣化是很重要的。每一種動物的營養成分都不相同,視該動物的主食而定。所以餵來自不同肉源的多樣化肉類,可以確保你的生肉貓獲得充足的養分。
我們還必須思考所謂新奇的肉類,是對我們還是對貓而言。野外的貓極不可能會吃到豬肉,所以我們可以稱豬肉為新奇的肉嗎?紐西蘭的負鼠可能會被視為新奇的肉。負鼠體內充滿必須脂肪酸,因為他們的主食是我們紐西蘭美麗的原生矮樹和莓果(註1)。野外的貓所吃的是在自然棲息地會遇到的動物,例如昆蟲、青蛙、鳥、囓齒類和兔子,野生貓的進食習慣會因為區域差異而有所不同(註2)。比較大型的動物被別的動物獵殺後,貓也會吃。貓喜歡非常新鮮的肉,所以只吃剛被獵殺的新鮮肉。這表示貓可以也願意吃自己的能力無法捕捉到的肉。但是貓該不該吃這種肉,則是一個比較難以回答的問題。
以牛肉為例子。貓不會獵捕牛隻,所以對貓而言牛肉是新奇肉。就我個人的專業經驗所見,我發現每天吃牛肉的貓,氣喘或過敏的機率比較高。和其他的肉類比較起來,牛肉的組氨酸含量比較高,而組氨酸會引起發炎(註3)。長期攝取比較多的組氨酸,可能導致身體缺乏鋅或銅(註4)。在消化酵素以及製造鹽酸時,鋅是一個很重要的輔助因子,所以鋅對患有炎症性腸病的貓是很重要的(註5)。銅是幫助鉻氨酸運作的毛髮色素因子,毛髮褪色是銅不足的早期症狀之一(註6)。就我個人的執業經驗,我們常看到只吃牛肉的貓,黑色的毛褪色成锈褐色。
不過我發現偶爾吃牛肉的貓,最多一周三次,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以前的貓常喝牛雜湯,用跟肉販買的便宜碎肉作成的。但是我們必須記得這些貓同時也有獵捕老鼠,以控制老鼠的數量,而且同時也會吃昆蟲和鳥類。以我個人的執業經驗,我會說餵貓本身不會捕捉的肉,可以提高食物變化,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在紐西蘭,我們拿來餵貓的肉有很多種類,袋鼠、鴕鳥、羊駝和負鼠只是其中一些例子,都是貓不會自己捕捉的獵物。但是我們不會過度的只餵一種肉。如果不是貓自己會捕捉的肉,那麼同一種肉一個禮拜最多餵三餐。
本文譯者謝凱特,譯有「你的貓」一書。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養貓三十年。大約2011年開始餵生食。興趣是讀英文小說和貓生食相關知識。
PS:這篇文章在新浪部落格的原始刊出日大約是2016年九月
PS:想看文章中的註請點原文連結
譯者補充:
我在臉書有一個自製貓生食討論區,成立於2014年1月。目前為止,在區內我聽到兩起貓吃生食而感染肺結核的病例,而且這兩隻貓都有吃牛肉。
成員傳了台大獸醫系教授龐飛撰寫的結核菌文章給我看(非常感謝)。文章很長,我只摘錄了跟生食有關的貓狗部分,如下:
報告中把結核桿菌被分成兩類
第一類:結核分枝桿菌和牛分枝桿菌
第二類:鳥分枝桿菌
關於結核分枝桿菌和牛分枝桿菌
*牛分枝桿菌是引起牛結核病的主要病原
*羊結核病主要是由牛分枝桿菌所引起,偶亦可見鳥分枝桿菌的感染
*豬結核病主要是由牛分枝桿菌和鳥分枝桿菌所引起,但偶亦會感染結核分枝桿菌。猪隻感染鳥分枝桿菌的比率較其它動物為高
關於貓和狗的結核病感染
*對結核分枝桿菌和牛分枝桿菌均有感受性,但對鳥分枝桿菌則較具抵抗力
*往往是經由人類而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和牛分枝桿菌
*尚無由犬和貓將結核病傳染給人的報導
*在犬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較常見,但貓則以牛分枝桿菌較常見
貓的結核病以牛分支桿菌較常見,對鳥分枝桿菌具有強抵抗力。而牛分枝桿菌主要來自牛,羊豬等次之。所以要避開生食感染結核菌的方式是不要吃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