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2016年1月30日
原始刊出日:2009年4月28日
作者:獸醫麗莎.皮爾森 (Lisa A. Pierson, DVM)
原文出處連結:http://feline-nutrition.org/health/feline-cystitis-and-bladderkidney-stones
膀胱炎和結石是極為常見的貓病,不但很痛而且可能威脅生命。膀胱炎會造成貓尿在不該尿的地方,而結石可能會讓膀胱破裂而致命,因為尿液被堵住無法排出。
當貓頻繁的進出貓沙盆,但卻沒有排尿時,就需要立刻就醫。不過要注意的是,「結晶」並不等於結石。貓尿中有結晶很多時候是正常現象,沒有必要因為尿中有結晶,就開始餵貓吃「泌尿道處方食品」,這麼做並不恰當。常見到大家在斤斤計較結晶屬性,全然沒有注意到尿液樣本的取得方式。當尿液排出體外後,會在很短的時間內(短至一小時)就形成結晶。如果獸醫沒有立刻檢查尿液,而是送去外面的實驗室,或是使用飼主在家自行收集的尿液,很可能做出尿液中有結晶的錯誤診斷。這種「偽陽性」報告不但可能會給飼主帶來不必要的操心,而且常導致貓開始吃不恰當的食物。
關於維持腎臟和膀胱的健康,不管是在預防還是治療相關疾病,最重要的重點是水水水。
當貓吃的是含水量很低的食品時,會排出高度濃縮的尿液,尿比重高,而且尿量少,表示尿液中有較多的結晶。結晶形成威脅生命的結石的機率因此而提高。濃縮的尿液以及尿量少,對膀胱內壁極為刺激,因此容易造成疼痛的膀胱炎。
別忘了貓是不愛喝水的動物,天性使然水分的攝取主要來自於食物。罐頭中的水分提供適當的水量以通過泌尿道,幫助維持泌尿道健康。
在討論泌尿道問題時,尿液酸鹼值往往也被列入考量,但我們真的需要停止糾結在酸醶值了。食物中適當的含水量才是重點,不是尿液酸醶值。許多所謂的貓下泌尿道食品,當中的成分會造成酸性尿,但這些加了酸化劑的低鎂食品,其實會讓膀胱炎惡化。再者這些常被獸醫當做治療方式的處方酸化食品,可能會促成草酸鈣結石的形成,以及造成低血鉀。
糾結在尿液酸鹼值中無法自拔的人,必須注意到一個重點,那就是尿液酸醶值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而食物只是其中之一。
關於乾飼料和泌尿道健康之間的關係,一份刊登在二零零四年美國獸醫研究期刊的報告指出,高碳水食品和磷酸銨鎂結晶的形成有關連。針對泌尿道問題,獸醫常要求飼主餵希爾斯的c/d或x/d,這些乾飼料不但僅有百分之十的含水量,而且有許多不適合貓吃的食材,和令人質疑的防腐劑。c/d乾飼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甚至高達百分之四十二。以下是c/d包裝列出的食材表,當你在閱讀時,別忘了貓是絕對肉食動物。
糙米、雞肉副產品粉、玉米粉、豬油(保存於生育酚〔維他命E〕和檸檬酸的混合物中)、雞肝調味料、牛磺酸、防腐劑BHT和BHA
食物不是唯一和膀胱炎有關的因素,不過卻是一個非常重要,而且是我們能自行控制的因素。壓力也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而且全濕食的貓也有可能會有復發的膀胱炎。這是一個令人備感挫折的疾病,獸醫界還沒有找到這個問題的所有答案。在治療這個問題時,我們知道的兩個重點是:減少壓力來源以及提高水量。食物中的水分很容易控制。壓力的問題有時比較不易解決,因為貓很敏感,而且往往不會「告訴主人」壓力來源。
膀胱炎可能會很痛,所以疼痛管理極為重要。記住疼痛等於壓力,而膀胱炎病貓的壓力必須降到最低。Buprinex®是止痛藥的好選擇,優於過去一向被用來治療貓疼痛的Torbugesic®。Buprinex®是處方用藥,必須從獸醫處取得。很可惜的是,許多獸醫在治療這個常見的貓病時,常會忽略疼痛管理也是治療重點之一。
抗生素治療須知。大部分的膀胱炎並沒有細菌存在。換句話說不是感染所造成,所以不應該使用抗生素。
十歲以下的膀胱炎病貓中,最多只有百分之一有尿道感染,然而卻有許多獸醫使用抗生素治療膀胱炎。大多數十歲以下的貓尿液極為濃縮,尿比重大於1.030,是細菌不易生長茁壯的濃度。
十歲以上的貓比較常見有感染,但並不表示有膀胱炎的老貓就應該吃抗生素。年紀較大的貓較容易有泌尿道感染,因為腎病比較常見於此年齡層,所以這些貓的尿液比較稀釋,比較容易滋生細菌。糖尿病也較常見於十歲以上的貓,而糖尿病會讓貓的泌尿道比較容易受到感染。
如果病貓尿比重低或是有糖尿病,應該要進行尿液培養和敏感測試(簡稱C&S),以確定是否有感染。切記,即使尿比重低,大多數的膀胱炎並不是感染引起。這也就是為什麼在給病貓服用抗生素之前,必須先進行C&S。確定有細菌感染時,才需要服用抗生素。
C&S檢驗可以判斷有無細菌,讓獸醫知道採用何種抗生素。做C&S檢驗的尿液必須由膀胱穿刺取得,把針頭刺進膀胱以直接取得尿液。膀胱穿刺不會造成貓的疼痛,而且是唯一取得精確尿液樣本的方式,以便在使用抗生素治療時提供確切的訊息。不過此種採尿方式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膀胱炎貓的膀胱中,往往沒有足夠的尿液,常常要等幾個小時才能收集到足夠的尿液樣本。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些獸醫會給貓皮下輸液。然後把貓關在籠子中,不提供貓砂盆。幾個小時內,膀胱中通常會累積到足夠的尿量以進行膀胱穿刺,獲得尿液樣本。整個過程通常只需要幾個小時。
在沒有獲得感染的充分證據前,我們先須停止用抗生素來治療所有的膀胱炎。
這些病貓的膀胱炎時常會復發,而且處理這個帶來疼痛的健康問題往往令人備感挫折。好處是,大多數的貓在還沒有開始治療前,臨床症狀就自行消失。事實上曾有人打趣說,膀胱炎的貓如果有進行治療七天內會好,沒有治療一個禮拜會好。
本文作者獸醫麗莎.皮爾森一九八四年畢業於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獸醫學院。她對貓科營養的興趣以及和食物有關的貓病,起源於二零零二年,當她為她的貓「羅比」研究貓科營養的資料時,因為羅比有嚴重的腸道問題。她目前的執業僅限於接受線上收費諮詢,回答貓的健康問題,例如腎臟病、糖尿病、泌尿道問題、炎症性腸病以及過度肥胖-全都是和不健康的食物有強烈關聯的疾病。本文原本刊登於皮爾森醫生的個人貓網頁(CatInfo.org),在獲得她的同意後轉載於此(Feline Nutrition)。
本文譯者謝凱特,譯有「你的貓」一書。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養貓三十年。大約2011年開始餵生食。興趣是讀英文小說和貓生食相關知識。
PS本文在新浪部落格刊出的日期大約是2016年12月
譯者補充:
養貓人都會遇到貓生病。關於生病這件事,我的看法是貓主人要對常見的貓病有基本的認識,如果是跟食物有關的病,我們知道要怎麼做以避免。帶去給醫生看,當醫生做出不是很妥當的治療時,我們才有基本的判斷能力。如果不是跟食物有關的病,最好的狀況是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最差的狀況是找不出病因,那主人和醫生也只能盡力照顧貓,其他一切交給命運安排。但是找不出病因時,如果是重病,務必要尋找第二意見,而且要找經驗豐富的醫生,因為沒有任何獸醫是全知的,不是嗎?
當你對常見的貓病有基本瞭解後,比較能夠判斷醫生的治療方式是否妥當。例如假設你的貓尿不出來,醫生A說要吃處方乾料,而且要吃一輩子。醫生B說先吃處方乾料,利用酸性物質溶解結石,問題解決後儘量餵貓吃濕食。在你讀這篇文章前,你可能會不知道要聽醫生A還是B的話。但是讀完這篇文章後,你會知道要聽醫生B的話。所以主人要練功。
我們許多貓主人在遇到一個不適任的醫生時,往往當下無法判斷醫生的不適任。我們要在遇到另一個適任的醫生後,才知道原來之前那位醫生不應該那麼治療。以我的百吉為例,第一個醫生完全不知道磷是治療腎貓的關鍵,當然沒有開降磷藥給貓吃。我換醫生後,第一次就診醫生就開降磷藥,雖然百吉當時的磷指數還在正常值內。在正常值內要如何使用降磷藥我們只能依靠醫生來做判斷。第二個醫生說病貓更需要優良的蛋白質,腎貓要注意的是磷的攝取量,而不是蛋白質。當時的我聽了似懂非懂,但後來我陸續又讀到一些獸醫寫的文章,才明白磷的控制對腎貓之重要。如果今天我有一隻老貓腎臟指數已經高出標準值,但是醫生的重點依然放在蛋白質,不知道磷才是關鍵,而沒有驗磷指數,那麼我可以根據我所獲得的基本知識做出兩個選項:第一是換醫生,第二是請醫生驗磷指數。如果我選擇了第二,我還是會很不安,因為一個不知道磷才是關鍵的醫生,會在適當的時機開降磷藥給貓吃嗎?這一點我會抱著懷疑,所以我最後的選擇會是換醫生。
我們的貓以後會生什麼病我們當然不會知道。但在貓健康時我們可以做的是對貓常見的病有基本的瞭解,這樣貓生病就醫時,我們才有一些能力判斷醫生的處理妥當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