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2016年1月23日
原始刊出日:2014年9月6日
作者:獸醫基勒摩.迪亞茲(Guillermo Diaz, MV)
原文出處連結:http://feline-nutrition.org/health/feline-pancreatitis-signs-of-trouble
貓胰臟(腺)炎是一個麻煩的疾病。成因常常無法確定,而且症狀可能不是很明確。胰臟炎的嚴重程度從症狀輕微的輕度到重度都有,重度可能會致命。大部分病例是採取支持療法,舒緩症狀,盡量讓貓舒服。
胰臟是一個葉狀腺體,位在哺乳動物的小腸附近。胰臟有兩種組織,每一種都會合成不同的分泌物。外分泌的部分(外分泌腺),或稱腺泡細胞,分泌消化酶(消化酵素)以消化食物;而內分泌部分(內分泌腺),或稱胰島腺,製造重要的荷爾蒙(激素),例如胰島素。胰島素參與了葡萄糖的消化和代謝。
有數種疾病會影響胰臟的正常功能。本文針對胰臟發炎而討論,即胰臟炎。胰臟炎是因為胰臟的外分泌腺所製造和貯存的消化酵素被活化,造成胰臟和其週圍的組織進行自體消化。正常的情況下,胰臟內的消化酵素是呈水滴狀被鎖住,只有在前進到小腸時才會被活化。外分泌腺失調的胰臟炎是最常見的貓胰臟炎(註1)。貓得到胰臟炎的比例可能高於我們以前的認知;一份針對已死亡的貓胰臟所做的研究顯示,其中百分之四十五的貓有慢性(長期)胰臟炎(註2)。
從醫學觀點來看,胰臟炎被分成兩類,急性和慢性,比較常見的是慢性。這兩種胰臟炎有不同的特性和臨床症狀,對預後和病貓的生活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急性和慢性都會造成胰臟傷害,可能影響胰臟正常功能。受損的胰臟可能會影響內分泌腺和胰島素分泌,造成糖尿病。
以下是造成貓胰臟炎最常見的原因:
- 腸炎對胰臟造成破壞
- 腹部創傷
- 弓形蟲(弓獎蟲)、傳染性腹膜炎、皰疹病毒和寄生蟲
- 脂肪肝
- 膽管炎/膽管肝炎
- 苯巴比妥、異化類固醇和利尿劑等藥物
- 小腸的上行感染(註3)
胰臟炎和炎症性腸病(IBD)之間的關聯常被提及(註4)。有一份研究發現百分之三十的炎症性腸病病患中,存在著和胰臟有關的組織學證據(註5)。許多和炎症性腸症一起出現的胰臟炎,並沒有特定的臨床症狀可以將其歸類於胰臟炎,因此而被診斷為腸的疾病(註6)。
雖然胰臟炎的臨床症狀很多而且不明確,但是大部分的病例會非常的沒有精神以及厭食(註7)。如果你的貓突然顯得無精打采的,而且不願進食,立刻帶貓就醫。急性胰臟炎有以下臨床症狀;
- 沒有精神
- 厭食
- 脫水
- 體溫降低
- 嘔吐
- 腹部疼痛
- 觸診可摸到腹部硬塊
- 腹瀉
- 呼吸困難
- 體重減輕
- 腹水
- 黃疸
診斷貓胰臟炎可能會很困難,因為體檢時症狀可能並不明確,令人度極存疑,進而需要結合不同的檢驗以確診(註8)。
你的獸醫會進行血檢。檢查有沒有貧血,白血球上升還是下降。此外也會進行血清生化檢驗,瞭解肝臟酵素、膽紅素、膽固醇、尿素和肌酸酐的數值。
衡量胰臟酵素的數值,例如脂肪酵素(脂肪酶)和澱粉酵素(澱粉酶),無法明確判定胰臟炎。例如脂肪酵素(脂肪酶)數值上升,只能顯示胰臟有出現病理現象,所以只能拿來當作篩選(過濾)的檢驗。近年來已經有比較好的篩選檢驗,例如Spec fPL和Snap fPL,儘管在判斷輕度胰臟炎時這兩種檢驗並非總是很好用。因此同時使用不同的檢驗方式是必要的。
X光通常只能看到貓的腹部有異常的現象在進行。胰臟炎通常位於貓的腹部前方。X光可以用來排除病因,例如腸阻塞。
超音波有時候也可以看出胰臟異常,如果是由解讀超音波影像經驗豐富的獸醫進行,但並非一定都可以看出異常。超音波或許可以發現身體其他器官也有病狀,例如肝臟和腸道。
要確診胰臟炎只能進行胰臟組織的細胞檢查,換句話說就是活體採樣。在超音波的引導下,使用細針抽吸術,抽吸胰臟組織在技術上是困難的,因為胰臟的體積小。醫生可能會不願意進行胰臟活體採樣,因為對病患造成傷害的風險是高的(註9)。
治療胰臟炎務必採取支持療法,而且如果可能的話,找出造成胰臟炎的原因並加以治療。根據經驗法則,胰臟炎的治療必須包括:
- 補充液體。脫水和電解質不平衡的症狀,應該要在十二到二十四小時之內解除。
- 疼痛管理。疼痛會讓貓不願進食,而不吃飯可能引起其他疾病,例如脂肪肝,或許會讓預後狀況更糟。
- 養分支援;有胰臟炎的貓需要小心的給予養分支援,因為幾乎每一隻胰臟炎的貓都是沒有胃口食慾的(註10)。沒有進食會大大提高得到脂肪肝的風險,讓病況雪上加霜。少量多餐的進食,然後慢慢給予水分。有些獸醫建議低脂的食物,但是高脂食物並不是造成胰臟炎的原因(註11)。比起一次給予大份量的食物,小量多餐才是比較理想的餵食方式(註12)。暫時的腸道灌食有時也是必要的(註13)。
- 藥物療程。有嘔吐症狀的貓常常會需要服用止吐藥,例如dolasetron、 ondansetron 和 maropitant。
大部分的胰臟炎一開始時是沒有細菌的,要不要使用抗生素獸醫之間頗有爭議。當胰臟壞死發生時,發炎可能會導致胰臟細菌叢生(註14)。淋巴型胰臟炎,不管有沒有同時出現炎症性腸病,使用皮質類固醇極有幫助。一天給予一到二次的去氫可體醇錠(Prednisolone )幫助減緩發炎。這類型藥物不能拿來治療急性化膿性胰臟炎,會使病況惡化。
譯註:去氫可體醇錠(Prednisolone)為主要具有醣質皮質固醇(glucocorticoid)性質之合成腎上腺皮質類固醇
胰臟炎的預後狀況視胰臟功能失調的嚴重程度而定,以及是否出現胰臟和相關系統的併發症,例如胰臟膿瘍、發炎壞死、胰臟假性囊腫,以及脂肪肝(註15)。胰臟炎的貓可能會有長時間的厭食,所以養分支援極為重要,以預防脂肪肝這個致命的併發症。
有慢性胰臟炎的貓胰臟可能有損傷或刮痕,無法分泌足夠的消化酵素,所以需要額外補充。使用益生菌要小心。一份人類胰臟炎的研究顯示,使用益生菌會讓死亡風險提高一倍(註16)。不過這並不是針對貓所做的研究。使用益生菌之前,請先和你的獸醫討論。餵貓吃高蛋白質的可口食物是必要的-貓一定要進食。高蛋白低碳水的食物是必要的,生肉可以提供高品質的養分。炎症性腸病常常引起胰臟炎,所以治療造成胰臟炎的起因對病情有益。和你的獸醫討論什麼食物最適合你的貓。
本文作者(獸醫)Dr. Guillermo Diza畢業於秘魯利馬的 Universidad Mayor de San Marcos。他目前在利馬執業,同時提供許多當地的動物救援組織獸醫服務。
本文譯者謝凱特,譯有「你的貓」一書。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養貓三十年。大約2011年開始餵生食。興趣是讀英文小說和貓生食相關知識。
PS本文在新浪部落格刊出的日期大約是2017年1月
PS要看文章的註請點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