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貓)泌尿道和腎臟健康的食物

最近更新:2016年1月24日

原始刊出日:2011年5月22日

作者:獸醫伊萊莎.卡茲(Elisa Katz, DVM)(=Doctor of Veterinary Medicine)

原文出處連結:http://feline-nutrition.org/health/diet-kidney-disease-and-the-urinary-tract

貓吃的食物有可能造成某些疾病,越來越多人能夠接受這個想法。有些貓病是和食物有關係的,例如腎臟病、泌尿道問題(例如結石和結晶)、貓科下泌尿道疾病和腸胃道問題(例如炎症性腸病IBD)。

腎臟規律體內的水和鹽平衡、維持水分、電解質平衡和規律血壓。蛋白質被身體新陳代謝產生能量,副產品因而被製造出來並且在血液中循環。腎臟的工作是移除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尿素氮(簡稱BUN)、肌酸酐(簡稱crea)和磷,以及某些藥的代謝物,從血液中被過濾出來,然後從尿液排出。如果你的貓曾經做過血檢,你可能對這些分解蛋白質而來的副產品名稱並不陌生。這些血檢數字被用來判斷腎臟功能是否處於衰退,高於標準值時表示腎臟沒有正常運作。而讓情況更加複雜的是,當腎臟功能開始衰退時,腎臟會提高自身活動力以因應。隨之而來的後果是,當我們看到血檢數字異常時,腎臟可能已經最多失去百分之七十五的功能了。有時在血檢數字高於標準值時,貓就已經出現喝多尿多的現象,因為腎臟已經比較無法留住水分,雖然不是所有腎貓皆是如此。既然在腎臟病被發現前,腎臟的許多功能已經喪失,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盡可能維持腎臟健康。

  1. 腎臟動脈:血液帶著廢棄物,從心臟經由腎臟動脈到達腎臟。
  2. 腎皮質:血液進入腎臟主要過濾區域,即腎皮質。此部位含有幾十億的腎元。腎元過濾血液,規律鹽和水分。
  3. 腎盂:血液過濾後產生的尿液聚集在此。
  4. 腎靜脈:乾淨的血液從腎靜脈回到心臟。
  5. 腎輸尿管:尿液從輸尿管離開腎臟,貯存在膀胱中

只有少數腎臟病有明確病因。基因因素,例如波斯貓的多囊性腎病變(多囊腎)、毒物因素,例如防凍劑和百合花、細菌感染和癌症,都有可能造成腎臟病。大部分的時候確切的病因不明。也有許多其他因素可能導致腎臟功能不全,包括食物。血液中有持續存在的低度細菌感染,例如來自於嚴重口腔疾病的低度細菌感染,可能會慢慢的傷害腎臟。因此要維持腎臟長遠的健康,預防口腔疾病是重要的。其他的狀況也有可能傷害腎臟,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其他疾病造成的高血壓。

你給貓吃的食物有可能會對腎臟造成直接的影響。當貓身體脫水時,腎臟會濃縮尿液以維持體內水分平衡。濃縮的尿液傾向於傷害腎臟(註1)。只餵貓吃乾飼料,貓會長期處於輕微脫水的狀態,提高腎臟壓力,終至降低腎臟功能。另外,針對尿路結石和結晶而設計的低鎂食品,長期食用也有可能對腎臟造成不利的影響(註2)。

就腎臟長遠的健康而言,預防口腔疾病是重要因素之一。可能有人會跟你說,腎臟有問題的貓要限制蛋白質的攝取。你應該這麼做嗎?最近的研究顯示,高蛋白質食物對腎臟不會產生有害的影響,而限制蛋白質的攝取,對輕度腎功能衰退的貓而言並沒有正面的幫助(註3)。已有證據顯示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量,可能反而導致腎臟過濾速度減慢(註4)。所以重點是貓需要攝取適量的、沒有太多磷的優質蛋白質,以維持腎臟功能。優質蛋白質表示應該來自真正的肉,而不是肉粉。肉粉有可能主要是由研磨後的結締組織和骨頭組合而成。在製作肉粉之前,有用的肉就已經先被取走,所以肉粉可能含有很多的鈣和磷,傷害腎臟健康(註5)。

譯註:肉粉是乾飼料的食材之一。

貓需要蛋白質以獲得能量,所以不應該限制攝取。有腎臟問題的貓,要限制的是磷的攝取量。太多的磷會改變鈣磷平衡,引發副甲狀腺(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所以限制腎貓磷的攝取量很重要。鈣磷不平衡會導致骨頭中的鈣被釋出,聚集在身體組織和器官之中,包括腎臟,進一步的破壞腎臟功能(註6)。

要限制磷的攝取量,可以藉由在食物中加入熟蛋白來達成,因為熟蛋白可以稀釋磷的總含量。熟蛋白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但磷很低。每100公克的熟蛋白,磷含量是15毫克(1000毫克等於1公克)。和其他食物相比,每100公克的生雞肉,含有198毫克的磷;每100公克的生牛肉,含有177毫克的磷(註七)。也可以使用降磷藥。把降磷藥加在食物中,可以阻止食物中的磷被吸收進入身體和血管(註八)。要抽血檢查才能知道磷指數。所以你必須和獸醫合作,以決定多久檢查一次。最好把磷指數維持在正常範圍內,或是只有略高於正常值。

限制蛋白質攝取,有時候依然會被使用在腎臟受損比較嚴重的貓身上,但就我個人的經驗,補充水分比限制蛋白質的攝取更有幫助。補充水分可以採取居家皮下注射,或是在醫院進行靜脈或皮下補充水分。良好的含水量在幫助貓面對腎臟問題時,是一個關鍵因素。一個得了腎臟病的人類,你可以跟他說要多喝水。但很不幸的是,貓不會聽你的話而去多喝水,所以我們得用別的方式來達成。可以讓貓從食物中攝取水分,或是,如果必要時,藉由皮下注射來達成水分補充,減少腎臟壓力,進而延緩病程。

貓科下泌尿道疾病(簡稱FLUTD)

攝取的水量不只是影響貓的腎臟而已,腎臟功能和其他尿液問題也有關聯。貓出於本能而吃下去的食物含有很多蛋白質,中等程度的脂肪,很少的碳水化合物,如果有的話。家貓的典型獵物,通常是老鼠,含有50-60%的蛋白質,15-30%的脂肪(前述數字皆為乾物比),以及70-80%的水分。這表示符合貓天性的食物,應該含有70-80%的水分(註九)。

譯註:

複習一下美國飼料管理協會(AAFCO)制訂的貓食營養標準:(成貓)蛋白質26%,脂肪9%。AAFCO沒有要求碳水含量,換句話說碳水含量高達65%都是合法的。如此的營養組合距離貓的獵物老鼠這麼的遙遠,竟然是合法的!嘖!

看一下寵物食品公司的網站,你會發現大部分的乾飼料含水量只有8-10%。和吃天然食物的貓比較起來,只吃乾飼料的貓水分攝取量少很多。乾乾貓從食物中獲得的水量,只有理想飲水量的12-15%而已。或許你會覺得貓自己會去多喝水以補足,但是貓天生不愛喝水,因為他們天生要吃的是含水量這麼高的獵物(註10)。

和其他哺乳動物相比,貓的尿液比較濃縮。這是未結紮公貓的尿味很濃的原因之一(註11)。貓尿已經很濃縮,吃含水量低的食品,例如乾飼料,貓尿會更加濃縮,更容易形成結晶和結石,刺激膀胱,造成貓科下泌尿道疾病(簡稱FLUTD)。基本化學知識告訴我們,溶液的濃度越高,就本文而言此溶液指的是尿液,溶解物越可能會沈澱,進而形成結晶和結石。尿液越濃縮,越有可能刺激脆弱的膀胱壁。

被建議用來治療FLUTD貓的一個重要方式,是餵貓吃含水量有百分之七十的全濕食或生食。提高貓的飲水量,稀釋尿液,降低結晶的可能性(註12)。生食不但含有充分的水量,還有適量的蛋白質和脂肪,可以幫肋貓咪回復比較自然的尿液酸醶值和濃度。根據一份針對一百九十八隻吃全生食的野外貓所做的研究,沒有任何一隻貓有尿路結石的跡象(註13)。

最近的研究顯示,基於兩個理由,食物的蛋白質含量高時,可以幫助減少磷酸銨鎂結晶和結石的形成。一)蛋白質提高後,比較少的鎂從尿液被排出;二)高蛋白質會造成滲透性利尿。水分被吸引至腎臟,貓小便的頻率因此提高(註14)。再者,乾飼料的植物含量高,形成非常鹼性的尿。尿液中的礦物質和其他成分,讓貓尿不自然的高度濃縮,再加上高醶性,貓的泌尿道因此而發炎(註15)。

我不建議我的貓病患吃泌尿道處方食品,因為當中含有合成物質,以人工的方式控制貓尿酸鹼值。以這種方式治療泌尿道疾病,可能日後會造成腎臟病,因為最近的研究顯示,低鎂食品可能會慢慢的對腎臟造成有害的影響(註16)。

貓乾飼料只有七十年的歷史。在過去的七十年,貓的過敏、泌尿問題、消化問題和腎臟病的病例都增加了。部分的原因是良好的診斷和貓比較長壽,但就我個人專業意見,貓乾飼料被廣泛的使用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本文譯者謝凱特,譯有「你的貓」一書。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養貓三十年。大約2011年開始餵生食。興趣是讀英文小說和貓生食相關知識。

PS:這篇文章在新浪部落格的原始刊出日大約是2017年1月

PS:要看文中的註請點原文連結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