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食品依靠文字來自我肯定
真正的食物則不需要任何解釋
本文作者:Joanna Blythman,出生於一九五六年,英國人,現職為食物調查記者和作家。目前已出版七本研究食物的書籍。這篇文章取自她的上一本著作Swallow This: Serving Up the Food Industry’s Darkest Secrets.(食品業最黑暗的秘密),出版於二零一五年。
文章出處連結:
Is Processed Pet Food Safe? I Raw Essentials
一份仔細設計,適合物種的生肉餐,提供貓狗最需要的養分,以達到最佳健康狀態。
沒有良好設計的生肉餐則可能帶來反效果。例如,只有肉的生肉餐會造成嚴重的礦物質不平衡,生食和加工食品混合餵食則可能減弱或是破壞消化。
隨著生肉餐再度受到認同,那些在餵生肉時,沒有接收到正確建議的動物主人,讓獸醫格外擔心動物的健康。
這些獸醫偏好餵加工過的「頂級」食品,有通過AAFCO(美國動物飼料管理協會)的測試,以確保提供貓狗「完整且均衡」的養分。這類的食品通常被認為可以提供安全且恰當的營養。
AAFCO針對貓狗的營養需求訂出標準。他們的標準是參考NRC(美國國家研究協會)而來,但AAFCO調整了NRC的標準,以便讓製造商可以使用貓狗天生不吃的食材,調配出加工寵物食品。一個寵物食品要符合AAFCO的認證標準有兩種方式:提供符合AAFCO參考數值的養分分析表;或是付費請AAFCO進行短期的活體餵養實驗,對象是少數的貓和狗。
AAFCO制定的養分標準,是以維持一隻貓或狗的身體健康為目的,在短期之內不會出現明顯的營養不良。標準的獸醫建議是餵貓或狗符合AAFCO標準,或是通過AAFCO餵養實驗的食品,讓寵物能夠獲得「完整且均衡」的營養。
大部分的獸醫對符合AAFCO標準的食物具有信心,認為如此的食物可以保護貓狗健康。在最近一集的澳洲「夜線」(Lateline)電視節目中,報導了一份出版於澳洲獸醫期刊(2016)(註1)的研究報告。這份研究報告分析了超市貓食,發現食物中的養分數值,並沒有達到產品標籤上所宣稱的數字。
貓狗食物中的養分數值,並沒有達到產品標籤上所宣稱的數字的研究報告,並不是第一次出現。而且在重新檢視這些研究報告後,要去接受加工寵物食品,真如製造商所言是營養「完整而均衡」的高品質安全產品,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沒有符合AAFCO、NRC、或飲食需求標準
「夜線」節目所提到的研究報告(註2),分析了十種濕食和十種乾飼料,皆是營養「完整而均衡」的商業貓食。他們把分析結果拿來和產品標籤上的數字做比較,並且也和AAFCO和NRC制定的貓飲食需求標準做比較。研究發現標籤上的營養成分和分析數字,並不符合這份研究報告所進行的化學分析而得到的數字。
幾乎在所有的樣本中,都發現有多種養分不足或過量,當中許多成分甚至被認為對貓身體健康可能有害,如果被攝取進入體內。在美國和紐西蘭進行的研究也有類似的問題。一份獸醫醫學的文獻資料庫中的2004年研究報告(註3),分析了三十三個品牌的狗乾飼料,以瞭解是否有符合AAFCO的標準。
其中七件食品有錯誤的鈣磷比,此外還有不足的鉀含量(十三件)、鋅含量(七件)、碘含量(十二件)和硒含量(一件)。只有百分之十二(四件)的食物符合最低的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要求。在養分不足的食品中,有五件有通過AAFCO的餵養實驗。
譯者補充:
以上是在說寵物食品包裝上標示的數字,並不符合實際送檢所得到的數字。
一份紐西蘭的研究報告(1997年)(註4)針對二十九種貓濕食的營養成分(五件低價品,十七件高價品,七件超高價品),比較AAFCO的養分標準。
譯註:從研究的年份看來,我覺得應該是註3,不是註4。
有九件食品不符合AAFCO的標準。其中五件的牛磺酸含量不足。四件有過量的甲硫氨酸。60%的低價品、18%的高價品和43%超高價品,不符合AAFCO的標準。
譯者補充:
這兩小段是說把自稱符合AAFCO的寵物食品送去測試,結果不符合AAFCO標準的食品佔了60%-18%不等。
含量不足-硫胺(維他命B1)和牛磺酸
貓和狗需要從食物中攝取硫氨(一種維他命B)以維持健康。許多因素(例如年紀、基因、疾病和飲食)會影響貓狗的硫氨需求量。攝取不足的情況如果沒有加以矯正,可能會致命。硫氨存在於肉品中-尤其是肝臟、心臟和腎臟。
造成硫氨不足的因素:
- 食物中的硫氨量不足
- 加熱過程會減少食物中50-90%的硫氨量
- 缺乏酸性:許多罐頭含有會降低酸度的鹼性凝膠劑,因此硫氨的含量也隨之降低
- 食物中某種特定的魚太多,消滅硫氨活性
- 亞硫酸鹽防腐劑消滅食物中的硫氨活性(有使用防腐劑的生肉餐的嚴重問題)
- 食物中的高榖物含量降低硫氨吸收率
刊登在美國獸醫協會期刊的一份報告(2014年)(註5),研究了90種罐頭貓食(來自45個不同品牌)-全部皆符合AAFCO標準。大部份的食物來自美國,但其中四種來自紐西蘭。
樣本中,超過13%的硫氨量低於AAFCO標準,15.6%的硫氨量低於NRC標準(NRC標準被認為是養分標準的依據)。樣本中的魚含量沒有影響到硫氨含量。
譯註:硫氨(=B1)攝取不足會出現神經症狀,例如抽搐和癲癇;一隻長期以商業食品為主食的貓狗,如果莫名出現神經症狀,應該要把缺乏B1列入考量;如果你相信這篇文章所列舉的研究報告。
延伸閱讀:生肉餐中的硫胺素(=維他命B1) – 非比樂事 (fabulou.net)
就身體許多重要功能而言,牛磺酸是一種貓狗皆需要的氨基酸。狗(貓只能完全仰賴來自食物的牛磺酸)能夠自行合成牛磺酸。然而如果攝取量不足,狗還是有可能會出現牛磺酸不足而造成的症狀。動物蛋白質中含有豐富的牛磺酸。牛磺酸不足可能會致命。
食物加工技術-例如加熱以及補充纖維-破壞牛磺酸或是降低其有效性,所以製造商在配方中加入牛磺酸以符合營養需求的標準。這麼做有兩種潛在的問題。第一種,如我們已經看到的,加工食品中的實際牛磺酸含量,低於產品標籤上所註明的含量。第二種,個貓或個狗的外在以及個體因素,造成非常不一樣的牛磺酸攝取需求量。一份刊登在美國獸醫協會期刊中的報告(2003年)(註6),研究一群紐芬蘭犬,發現出現高比例的牛磺酸攝取不足現象,儘管這些狗吃的是營養「完整且均衡」的食品。
這份研究報告的作者們認為,某種食物可能會促使腸胃道中,牛磺酸的流失率高於製造率。根據他們所參考的貓研究報告,當食物中含有米、穀物外皮;或是低品質的、被加熱過程破壞的蛋白質時,腸道中牛磺酸流失的比例會被提高。
作者們解釋基因使然有些動物比較容易出現牛磺酸攝取不足的狀況。這表示符合AAFCO標準或是餵養實驗,營養「完整而均衡」的產品,可能僅僅只能維持一隻寵物的基本所需,如果這隻寵物很幸運的擁有正確的基因。
譯註:延伸閱讀:牛磺酸對貓之必要 – 非比樂事 (fabulou.net)
加熱過程-牛磺酸和致癌物
商業寵物食品是使用高溫加工製造而成(註7)。加熱過程讓寵物食品更可能引起過敏反應(註7和8)和致癌(註9)。而且加熱過程破壞蛋白質結構,結果是造成食材中的氨基酸流失(例如牛磺酸)(註6)。
蛋白質被加熱後,和食物中的糖產生互動,進行非酵素性褐變(非酵素糖基化)-也就是所謂的梅拉德反應(註7)。這個反應製造出類黑精(擬黑素)蛋白質複合物,不但不容易消化,而且會被腸粘膜吸收,刺激引出一種免疫反應(註7和8)。
在營養期刊(1996)的一份病例對照研究中(註6),作者們指出梅拉德反應降低牛磺酸含量。他們認為梅拉德反應所產生的物質改變腸道微生物,造成牛磺酸含量不足(藉由提高降解,以及降低再循環)。
梅拉德反應也會導致具有破壞性的混和物的形成。在突變研究期刊(2003)(註9)的一份研究中,分析了25件商業貓食和狗食,尋找其中是否含有誘導有機體突變的物質,例如致癌物和多環胺類。
測驗結果發現其中24件含有誘導有機體突變物質,該份研究作者們因而推測,寵物食品中的誘導有機體突變物質,和家庭寵物貓狗的癌症高發生率,兩者之間是有關聯的。
譯者補充:
以上四段是在說在製造寵物食品的過程中,需要用到極高的溫度,食材因此出現梅拉德反應。什麼是梅拉德反應?就是烤肉或烤玉米時,肉或玉米的表面被烤的焦黑的部份,那就是梅拉德反應,我想大家都知道那焦黑的部份含有致癌物。寵物食品,尤其是乾飼料,是以很高的溫度製造而成,因為要把食材製造成肉粉。高溫造成梅拉德反應。2003年有一群研究家分析了25件商業貓狗食品,發現24件都有梅拉德反應,也就是都有致癌物,因此研究的學者認為寵物的癌症高發生率,是因為食物中有致癌物。
限制抗原的食物-新蛋白質和水解
當狗出現不良的食物反應時,典型做法是開始吃一種限制抗原的食物(新蛋白質,或是水解飲食),一段時間後,觀察除去食物中的一般蛋白質後,症狀有沒有減輕。如果這種食物被一般蛋白質污染,在診斷或治療不良的食物反應時,這種限制抗原的食物是沒有用的。
譯註:這裏寫的限制抗原食物,是市面上所謂的減敏處方食品。
近幾年限制抗原的食物獲得了可觀的市佔率。這種食品價格不菲,可以在動物醫院以及其他寵物食品零售商店購得。一份美國的研究(2011年)(註10),測試了四種開架式販賣的鹿肉口味狗乾飼料,以瞭解是否有受到一般過敏原(大豆、家禽和牛肉)的污染,那些沒有出現在產品標籤的一般過敏原。
所有樣品都受到了那些沒有出現在產品標籤的一般過敏原污染,因此不適合當做排除過敏原的食品,雖然那是飼主購買此項產品的原因。
動物生理和營養期刊(2013年)(註11)的一份最近的研究,測試了12種限制抗原的狗食,分別來自五個不同的製造商(其中11種是不同的蛋白質,一種水解),以瞭解是否有被包裝上沒有列出來的蛋白質污染。
這份研究的作者們發現,在這12種食物中,有10種被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過敏原蛋白質或是脂肪污染,儘管產品標籤上並沒有標示含有此種蛋白質或脂肪。這些作者的結論是,要排除不良的食物反應時,應該使用非商業化的新蛋白質食品。
作者研究一份先前的研究報告(力奇等人在2009年做的研究)(註12)。在那份研究報告中,顯示加工的限制抗原食物中,有額外補充大量的omega 3脂肪酸(和一般的加工寵物食品比較起來)。他們認為是食物中的omega 3脂肪酸所具有的抗發炎效果,讓食用限制抗原食物的動物,有時候可以看到症狀有短暫的改善。狗主人花很多錢買這種食物,但是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許多(如果不是大多數)這種食物使用錯誤的訊息進行行銷。
寵物食品受到BPA或其他工業化學物質污染
我們已經知道,儘管產品標籤的標示有受到要求,但是加工貓狗食品本身的真正養分等數字,往往沒有真實的反應在標籤上。有許多化學物質沒有被要求列在產品包裝上,但是有證據顯示這些化學物質中,有一些可能滲透進入食物中。這些化學物質被貓狗吃下肚子,進行新陳代謝,而且可能會造成健康問題。
BPA(一種被用來製造塑膠和樹脂的工業化學物)是一種具有雌激素活性的內分泌破壞物,因此會提高某些癌細胞的增生率。BPA可以很容易的通過胎盤,普遍被使用在金屬食物容器的表面,當做塗料。
至少有25種不同的塗料(例如BPA環氧樹脂〔或人造樹脂〕和聚氯乙烯有機溶膠)被使用在裝食物的罐頭上。這些複合物可能會因此而滲入食物中。我們已經知道,被使用來準備罐頭寵物食品的製程,會造成BPA滲入食物。比較小的罐頭風險可能比較高-因為食物和比較多的罐頭表面面積有直接的接觸。
日本宮崎大學進行一份研究(2002年)(註13),針對15種貓罐頭和11種狗罐頭進行檢驗,以瞭解有無含BPA。同時也測量有多少BPA滲入食物中。
在所有的樣本中,皆檢驗到BPA,滲透量不盡相同。注意:被使用來代替BPA的「不含BPA」塑膠和金屬食物產品,含有類似的破壞內分泌特性。
美國獸醫協會期刊的一份研究(2004)(註14)證實了先前的研究所得,也就是貓的甲狀腺機能亢進(尤其是母貓),和長期吃罐頭食物(尤其是那種不需要開罐器的拉環式罐頭)之間,有實質的聯結。
重金屬(例如水銀)和BPA污染商業貓狗食品。BPA抑制甲狀腺功能。身體藉由一個葡萄糖醛酸過程,試圖排除BPA。但是和其他物種比較起來,貓的葡萄糖醛酸過程比較慢。
譯者補充:
BPA是一種塗料被用來塗在罐頭的內層,因此會和食物有直接的接觸而被吃下去。長期吃下BPA會得到甲亢,這是已經被證實的研究。即使宣稱使用其他塗料來代替BPA的罐頭,其實還是具有相同的破壞特性。所以長期以罐頭為主食的貓,得到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機率比較高。
作者結論
我們建議貓主人儘可能的不要購買拉環式的貓罐頭。然而,即使主人接受了這個建議,可能還要許多年後,才會看到貓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發生率降低。因為目前可能已經有很多貓,因為吃了拉環式罐頭,而對甲狀腺造成無法逆轉的傷害了。
加工食物安全嗎?
加工食物方便又便宜(如果排除可能的健康醫療花費)。符合AAFCO標準的食物,符合營養安全而完整的黃金準則-然而許多科學證據證明,這條黃金準則浪得虛名。
餵製程最簡化、高品質、仔細設計、符合物種的食物-也就是最接近家中肉食動物同類的野外動物的自然食物-是避開加工處理食品的潛在風險,以及避開以猜測為基礎而設計出來的營養準則,符合邏輯的最好方式。
(全文完)
本文譯者謝凱特,譯有「你的貓」一書。東吳大學英文系畢業。養貓三十年。大約2011年開始餵生食。興趣是讀英文小說和貓生食相關知識。
PS:這篇文章在新浪部落格的原始刊出日大約是2017年3月
譯者補充:
這篇文章所參考的報告,我很無聊的全部都一一點進去大約讀了一下,發現所有的報告都是出自於沒有飼料商贊助的單位。生食常被批評沒有科學研究,但是,科學研究證明商業寵物食品有以上種種問題,都沒有被批評,真是太不公平了。商業寵物食品有種就提供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所做的檢驗報告,證明他們的產品真的是營養完整均衡而且安全。一張紙勝過數不清的專業人士背書保證。
[…] 上週貼出一篇我翻譯的文章,「加工寵物食品的安全。科學研究怎麼說?」,文章連結:加工寵物食品的安全 科學研究怎麼說? – 非比樂事 (fabulou.net) […]
讚讚
[…] 加工寵物食品的安全 科學研究怎麼說? – 非比樂事 (fabulou.net) […]
讚讚